興漢軍大膽的接納西平郭氏,其實就是想要在軍方和地方之間建立一條對話渠道。讓西平百姓瞭解督帥府的職能,也讓督帥府理解西平百姓的需求。
郭淮深知,西平郭氏的存在,只能讓興漢軍方面瞭解西平百姓的利益訴求。如何讓西平百姓認識興漢軍,只能另謀出路了。
人都是講感情的。要是有一群朝夕相處的人存在於百姓中間,百姓們還能理直氣壯叫身邊的人去付出,去犧牲嗎?
百姓總認為軍人就應該勇於犧牲,可是對於自己的兄弟姐妹,那又是另外一種態度了。就像是有人躲在安全的地方高喊:“兄弟們,給我上!”
要真的是自己的親兄弟,估計就是另外一番場面了——“你留下,我上!”
興漢軍進駐涼州,必須要迅速的成為涼州百姓的親兄弟,而不是隔了一重山的保鏢角色。
要不是魏山的統考成績過於糟糕,郭淮也想不到如何讓西平百姓重新認識興漢軍?如何更加高效的拉近軍民關係。
讓魏山帶著轉業軍人在西平城中組織貨運鏢局,這就是讓轉業的興漢軍將士像普通人一樣,為了生計而來回奔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郭淮打算用融入百姓的方法,讓西平百姓認識有血有肉的興漢軍將士。只有互相瞭解得多了,才能讓百姓明白——軍人也是血肉之軀,受了傷也會痛。
理解源於瞭解,這就是郭淮想要達成的目標。百姓的主動配合,在關鍵的時刻能救命。
讓西平城瞭解興漢軍,開放督帥軍大營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讓魏山等轉業軍人主動的到西平城中生活,讓彼此之間實現無障礙的接觸。
子弟兵的形成,得益於親情關係的建立。魏山等人籌建西平貨運鏢局,就得與形形色色的人群打交道。這樣一來就可以讓西平百姓,近距離的接觸興漢軍將士,從而在情感上認同興漢軍的存在。
當然了,魏山等人想要贏得西平百姓的絕對信任,還需要大量的時間。軍民信任的建立需要時間的積累,零距離接觸更是其中最關鍵的環節。
讓百姓零距離的認識興漢軍,才能確保雙方的信任堅不可摧。魏山的貨運鏢局,紮根於西平城,服務於西平建設。日久見人心,郭淮相信,軍民信任的基礎會很快的建立起來。
梅園一直都有安置轉業軍人的傳統。只不過以前的安置完全是在軍民關係成熟的大後方,地方對轉業軍人的擁護和照顧,更是必不可少的政策。
魏山的西平貨運鏢局,是興漢軍一項劃時代的舉措。在前線軍民關係不成熟的地方安置轉業軍人,這就意味所有的優惠和照顧都不復存在。
大後方優待軍人,可以吸引有志者踴躍報名投軍。前線的環境特殊,無論軍民都在戰場區域內爬摸打滾。這就意味著所有的政策都得一視同仁,否則就會造成軍民關係失衡。
西平城是興漢軍的涼州前線,註定會直面晉軍的壓力。這就註定了真正決定西平歸屬的是百姓。
西平城中有十萬百姓,要是有一半的人反對興漢軍,城池必將不保。
得民心者得天下,應該理解為得邊境民心者得天下!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