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興漢使命 > 第847章 劉正論道

第847章 劉正論道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大唐稱心 北宋攻略 存亡之秋 神斷大周 帝國的崛起 唐徒 抗戰之無雙戰神 三國之宜祿立志傳 影視大盜 回到過去當神犬 從古代開始的科學生活 重生之大千世界 三國名匠 諜海王者 盛世梟雄 才高九鬥 土匪二當家 功名 橫明 親歷者

“莊主,你是說有人因為敬重,所以同姓,使賢者香火不絕,達者傳承永續嗎?”郭嘉問道。

“出身樓桑村的蜀帝劉備,數十年如一日以漢室宗親自居。世人不以為忤逆,蓋因其繼承高祖之志,有匡扶百姓之心。哪怕是行易姓更名之事,智者亦會敬重有加。”劉正說道。

“難道這就是當年獻帝捏著鼻子認親戚的主要原因嗎?”郭嘉問道。

“不錯!”劉正回答說:“漢室衰微已成定局,需要有人傑挽狂瀾於既倒。劉備以高祖為榜樣,堅持重修祖宗之德,續漢室香火。這樣的人才,誰敢拒絕,誰又能拒絕呢?”

但凡是有志於天下者,均有一種華夏人傑入吾門的胸懷和氣度。劉備是漢室不可或缺的人才,也是唯一的那個宣揚高祖偉業並踏實踐行的人。獻帝引以為臂助也就不足為奇了。

蜀帝劉備入川,奪同宗劉璋的基業,世人反而推崇倍至。只是因為劉備自請為漢中王,繼承了高祖的大志。宏揚祖宗大德,贏得了最廣泛的認可。

大道傳承有序。劉備的聰明之處在於他讓天下人清楚了一件事情——以高祖之行為榜樣,以高祖之志為準繩,窮極一生,死不旋踵。這樣就贏得了天下人的敬重。

即便是名義上的天下之主獻帝也只能認下這門親戚。這就是“光宗耀祖”的傳世價值。世家之道,在於祖宗之德的有序傳承。有德者雖非同姓亦入族譜,無德之人便是血緣之親也不敢與祖宗同在。

郭嘉的穎川郭氏,郭忠的西平郭氏,兩地相隔千里,見面之時也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同姓之人擁有相同的榮耀,心就會靠得格外的近。

四海之內皆兄弟,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同一份榮耀,同一個夢想。這就是劉正可以容忍劉備的主要原因,也是各路劉姓諸侯願意接納劉備的源頭。

先祖創道之德,後輩應該共勉之。凡是擁有光宗耀祖之志的同姓之人,天生就是一家人。

“奉孝,不管劉備的出身如何,他繼承了高祖之志,道就會認可他漢室宗親的身份。”劉正說道:“當然了,這繼承祖宗之志,可不是單純的說說,而是要腳踏實地去做並獲得天下人的認可。”

劉備的漢室宗親身份,起初只得到了公孫瓚的認可,後來大漢名將盧植半推半就的默許,再後來崛起於南陽,迎奉獻帝才算是定下了名份。

然而天下人對於劉皇叔的認可程度並不高。直到三顧茅廬得了諸葛亮,西入漢中自請漢中王。這才讓益州百姓認可了劉備的身份。

劉備在成都稱帝,益州百姓成了最尊貴的那部分人。為了自家利益計,成都百姓也得賣力宣揚其漢室宗親的身份。得位於祖宗,方才名正言順。

劉正幽州創業,梅園興漢。並沒有把恢復祖宗榮光當成第一要務來抓。這就使得天下人知道興漢國為創業之基,絕非守業之途。

劉正不願意成為世家的守戶之犬,這才把出頭的機會給了劉備。繼承先祖榮耀既是捷徑,也是一種致命的束縛。

人傑的功業之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都促使劉正勇敢的拋卻曾經加諸於身的各種榮耀。

只有先放下,才有新的機會拿起。劉正以白身成就了興漢國的輝煌,就已經突破了時代的桎梏。九品論官,不僅梳理了官階秩序,還給了庶脈子弟出人頭地的機會。

梅園治理世家的政策,已經補全了九品中正制的短板。在限制世家一道上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華夏的核心便是世家。當家大而國,就是全民復興之時;反之,則是全民墮落之日。家國天下,國為大,這就是核心理念所在。

“奉孝,你我為興漢而努力,卻在不知不覺中成就了身後的家。”劉正感慨說:“為國者,家必興!然而有利必有弊,當家大危及國,也許將來會有人毀掉咱們的家。”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回到明末玩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