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原以為程武的父親程昱是魏王曹操的鐵桿心腹,作為程家的後人勢必會忠肝義膽。這才有了棄卒保車的意思。
徐庶堅信,只要他不倒,司馬家就不敢明目張膽的駕空魏帝曹髦複製前朝故事。
華陰城丟失的罪責很大,必須要有人站出來承擔責任。校尉楊四孬的級別不夠,開刀問斬震懾三軍尚可,應對長安朝堂的詰難就無能為力了。
徐庶為了洗脫罪責,程武就是替罪羊的不二人選。畢竟司馬家也願意程家倒黴,徐家賣給司馬師一個好,就可以拖延一下司馬昭奪權的步伐。
然而九品中正制的存在,品級告身的出現,讓程武不敢不惜身。一個人扛起一個家族,真心的死不起呀!
徐庶只考慮了程武個人,卻忘了程家只是四品世家,正在為了晉升從三品世家而不遺餘力呢?肩負一家榮辱興衰的程武,他敢有什麼三長兩短嗎?
徐庶判斷失誤,卻是弄巧成拙的把程武和程家推向了司馬家的陣營。魏帝曹髦痛失一臂,而且是替曹魏掌握情報力量的家族,損失不可謂不大。
司馬家得了程武和程家,就相當於武功蓋世的高手有了一雙明察秋毫的眼睛。以前的司馬家完全是靠蠻力橫衝直撞,對於潛伏的對手知之甚少。如今有了情報支援,再動手的時候就容易多了。
心血來潮進入金鎖關的劉正,恰好看到了程武當眾向司馬家表忠心的一幕。對於徐庶的自保,從九品中正制的角度考慮沒有問題。只是他錯估了程家對程武的重要性。
更何況以己度人,徐庶棄車保帥。那程武還會相信他的公心嗎?至少劉正不會相信。畢竟人在做,天在看。
劉正看得一清二楚,程武自認為忠於魏帝曹髦。可是徐庶打著忠臣的旗號到了華陰城主持大局。可是結果呢?伏鳳峪伏擊的失敗,讓程武覺得是徐庶的算計。
程家的情報能力,程武心知肚明。徐庶初到軍中,就把情報一手抓。他為了配合魏帝曹髦的行動,把程家的情報網移交給了徐庶。沒有想要卻換來了興漢國太子劉民所在屯的情報缺失。
那兩名具備超級武將實力的女隊長,成了程武心中的噩夢。他思來想去,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徐庶想要借刀殺人。拿了程家的情報網路,卻反手就想坑死程家在軍中的頂樑柱。
程武好不容易才逃過一劫,卻又面臨著背黑鍋的風險。這樣的忠臣,做了又有什麼意義呢?他不後悔向司馬家表忠心。只是覺得魏帝曹髦信用徐庶,其實是一個天大的錯誤。
劉正全程跟蹤了程武的心路歷程,對於徐庶逼走程家,只能用造化弄人來形容。九品中正制以品級告身定世家地位,直接導致了世家子弟不擇手段的求活。
九品中正制的積極意義,在於最大限度的改變了世家之間的競爭模式。即就是傳統的肉體對抗轉化為精神對抗。品級告身的存在,對於世家的定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審時度勢,世家實力校定有了統一的標準,世家之間的對抗也就從根本上發生了變化。
然而徐庶和程武之間的矛盾,讓劉正看到了九品中正制的最大缺陷。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樣的判定模式讓得道的那個人為了身後的雞犬們,從而不得不無所不用其極的惜命。
徐庶想讓程武主動承擔華陰城丟失的責任,未必沒有鞏固徐家地位的因素在內;程武寧願捧司馬家的臭腳也不願就犯,何嘗不是為了程家的利益?
兩人都有不能死的理由。當然了,徐庶也有可能真的是想保全有用之身,替魏帝曹髦牽制司馬家。只是程武會信嗎?就算是他信了,搭上整個程家的命運前途,他願意嗎?
結果很明顯,背靠曹家發展起來的程家,根本就沒有替魏帝曹髦火中取栗的意願。徐庶的做法,直接撕爛了程武忠臣的外衣。
劉正有些同情徐庶,想得挺美的,就是過於書生意氣了。他和程武身後都有一個家。他可以為了家人另投新主,程武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