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主,事情有些不妙!”趙雲說著,把一份魏軍的徵兵情報遞給了劉正。
劉正接過一看,原來是雍涼百姓近幾年的從軍記錄。特別是長安世家子弟踴躍報名參軍,魏軍的素質日新月異。在中層將領儲備方面甚至是超過了興漢軍。
“奉孝,你怎麼看待魏軍人才儲備暴發戶式的增長?”劉正問道。
“莊主,想必是司馬昭又弄出了吸引世家子弟入仕的新政策?”郭嘉說道。他還是一如既往的精明,世家子弟大量入仕,肯定是有著無法拒絕的誘惑。
“看來是九品中正制的成效初具規模了。”劉正說道。郭嘉的話提醒了他。能夠吸引長安世家加大投入的東西,只能是九品中正制的品級告身了。
趙雲不解其中意,倒是郭嘉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關節。世家的傳承有一個繞不開的關鍵節點,那就是野望。一個擁有眾多追隨者的理念才有機會發揚光大。
世家就是萃取精華並培育成為參天大樹的創造者。面對品級告身賦予的榮耀和認可,相信沒有人有勇氣和魄力拒絕。
在劉正的印象中,世家的榮辱觀念十分強烈。“光宗耀祖”四個字的存在,既是世家子弟努力的唯一方向,又是一種永恆的鞭策。老子英雄兒好漢,血脈傳承的孝道,更是讓九品中正制的存在根深蒂固。
後人即便是無法超越偉大的先人們,也會竭盡所能的走在超越先人的道路上。品級告身的存在,讓世家子弟看得更真切,奮鬥的目標更明確。
最關鍵的是世家子弟打從孃胎裡就開始接受光宗耀祖的教育。兒子不能輸給老子,就是最起碼的教育環節。至於那些只想讓兒孫輩坐享其成的暴發戶,註定會在富不過三代的宿命中輪迴。
“莊主,咱們應該怎麼辦?”郭嘉問道。他有些束手無策了,面對一群有理想的世家,對抗的時候肯定會付出巨大的代價。特別是世家子弟的努力,都是在圍繞著“光宗耀祖”的理念而展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為了維護家聲,有的人可以玉石俱焚;為了擴大家業,有的人可以鋌而走險;為了子孫後代的崛起與輝煌,有的人甚至可以放棄做人的尊嚴。然而這所有的一切,歸根結底就是那份令世家子弟無法拒絕的品級告身。
九品中正制給了所有的世家子弟希望,品級告身更是將所有的人傑套牢。世家地位由品級告身來決定,而品級告身的獲得,需要世家子弟付出汗水和鮮血。
劉正覺得有些低估了九品中正制的威力。人分九品,大家都要努力的獲得世人的認可;官分九品,讓世家子弟清楚的認識到——誰是對手,誰是同盟。
兵對兵,將對將。這就是世家子弟認知中的同級對抗原則。將軍在戰場上欺負小兵,總覺得會勝之不武。同樣的道理,相鄰級別之間的競爭,世人勉強可以接受。要是一個校尉的人,去找屯長或者是隊長級別的人進行挑戰,基本上就沒有人可以接受了。
有了品級告身,世家子弟之間的競爭就會向有序化邁進一大步。這就像學生之間的競爭,小學生的競爭對手只能是小學生。當然了,這不是從年齡上區分,而是從受教育的程度上進行劃分。
即便是那些跳級的人,也需要在某些機制下獲得認可,從而跨過學齡之間的界限,獲得更高層次競爭的參與權。
雍、涼世家和百姓的態度,讓劉正認識到了九品中正制的厲害之處——品級告身。這簡直就是全民參與的不二法寶,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主導者是誰?
“梅園的各級證書,其實是改良版的品級告身!”劉正說道。他不得不承認——只要人類還有競爭,品級告身就永遠不會過時。
九品中正制的核心不朽,不管怎麼變化外衣,其精髓都會與世長存。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