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敬,楊村發生的事情,足以證明九品中正制的存在,會壓縮寒門的生存空間,會盤照抄長安的制度有些不妥!”劉正說道:“半個世紀之間的我們,都是從寒門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到今天。倘若徹底的封鎖了寒門的晉級之門,難保將來的某一天不會有人取我等而代之!”
“莊主,九品中正制一出,就可以看出梅園的官制過於混亂。沒有統一的標準,文武差異化對待讓地方出現了管理混亂和重疊現象!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事情時有發生。”魯肅說道:“為了維護梅園的尊嚴,文武同制的施行必須要依託九品中正制來實現。”
“莊主,九品論官不論人!”郭嘉說道:“九品中正制的存在,似乎是先有相應的級別,才有相應的任官資格。九品官制恰好相反,必須要上位之後才有品級。”
“我同意九品制論官!”劉正說道。他知道必須要清晰明瞭的確定各級官員的級別。這樣有利於規範化管理。
首先是文官系統方面:村長九品,亭長正八品,縣令正七品,郡守正五品,刺史正三品;梅園各部的部長均為正三品,五相職級為正二品。各級屬官依例降低一個品級任命。一品作為榮譽的象徵,只授予興漢山莊的成員。
其次是武官系統方面:屯長正九品,都尉正七品,校尉正五品,副將正四品,督帥正三品,鎮帥正二品。各部參謀長依例降一級。
梅園總參謀部擁有獨立的任官系統,總參謀長的級別為正二品。
梅園情報部同樣擁有單獨編制的任官系統,參照軍方編制即可。情報部總負責人為正二品。
這樣的設定,是為了避免以下犯上的情況發生。亂世武為尊,盛世文作本。武將是刀,文官是握刀的那隻手。倘若不能平衡文武之間的利益,不管是以文抑武,或者是以武壓文,都會危及整個華夏的利益。
用九品官制確定文官武將的品級,可以徹底的釐清級別,也利於文武之間的交流與配合。
興漢山莊確定了九品官制的引入使用之後,就交給梅園方面主持實施。長安推廣的九品中正制,讓整個華夏進入了品級秩序時代,丞相門人七品身,由此而始。
長安方面,魏帝曹丕和徐庶等人音信全無。司馬家完成了軍政兩系統的全面掌控。後將軍費曜改旗易幟以後,長安上下只知司馬氏三父子,不知魏帝有曹芳。
興漢山莊,楊三寶終於完成了康復訓練。
後山涼亭,劉正望著禹山的浮雲閉目沉思。
“莊主,楊三寶前來報到!”楊三寶肅手而立,聲音十分洪亮。此刻的他,多了幾分軍人的風采。
“讓你追隨太子劉民,你有什麼想法?”劉正問道。
時間過得真快,太子劉民和青梅竹馬的上官清都已經長大了。楊三寶的武功得到了趙雲的指點之後突飛猛進。
如今到了第三代縱橫天下的時候,劉正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一個問題——是不是與兒子劉立討論一下之後再決定?
劉正不想耽擱,直接趕到梅園去找劉立。
“父親!”劉立的聲音有些疲憊不堪。經過多年的主政生涯,興漢國上下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條。只是有得必有失,繁重的事務嚴重的耗損了身體健康。
“太子已經加冠,你認為放到哪裡比較合適?”劉正問道。他努力的想要表現得平易近人,只是多年的隱居生活令身上自帶了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
“父親安排就好,我沒有意見!只是生兒怎麼辦?”劉立的話裡充滿了怨懟。當年他的兩個弟弟,先後被送到了海外。想不到新一輪的骨肉分離,又將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