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說做就做,帶著賈詡馬不停蹄的趕到天水城。
臨近天水的時候,司馬懿帶著十萬魏軍距離天水不足三十里。
“莊主,即便是咱們告訴諸葛亮司馬懿大軍將至,也無力迴天!”賈詡說道。他知道蜀軍十五萬,合兵一處倒是可以與魏軍一戰。只是張苞遠在羌人聚居地,關興也距離天水太遠了。即便是諸葛亮急令回師相救,遠水也解不了近渴。
“文和不必擔心,只要司馬懿遲疑一日,馬謖敗軍必迴天水!”劉正說道。他相信只要諸葛亮手邊有數萬大軍,肯定會完虐司馬懿。即便是不能取勝,也會全師而退。
“現在就看諸葛亮怎麼拖上一天的時間了?”賈詡也想知道,與火鳳凰龐統齊名的臥龍,到底有什麼樣過人的本事。軍政雙絕諸葛孔明,一直以來都是興漢軍上下學習的榜樣。
“文和,為保萬無一失,也讓武威百姓少受一些戰亂的苦,拜託你親自出馬,保全諸葛亮一命!”劉正本不想插手戰事,可是司馬懿挾大勢搶攻,天水空虛,為了保全蜀軍元氣,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莊主,將星公約!”賈詡可不想知法犯法,哪怕是擁有豁免權,也不願意動用。
“只要不傷人,就不算違反將星公約!”劉正鄭重其事的說道:“落葉歸根,灑掃街道!順便嚇一嚇那司馬懿,見識雙傑鬥智,也不虛此行!”
賈詡聽了劉正的話,知道老頑童莊主想要看大戲。沒有什麼可說的,登臺表演就是了。
賈詡化身城外老農,偶遇路過的魏軍。由於感念諸葛亮出榜安民的大德,決定進城通風報信。
“諸葛丞相,那司馬懿帶著十萬大軍,距離天水城不遠了!”賈詡裝做驚慌失措的說道。諸葛亮身後的兩名書童更是面如土色。
“丞相,禍事了,咱們快走!儘快離開這裡!”負責抱劍的書童見諸葛亮沉默,忙胡亂的建言。
“肅靜!”諸葛亮四平八穩的說道:“現在走已經來不及了。案牘勞形,本相乘不得馬,只能坐車!倘若離城,遇上魏軍輕騎,只怕難以脫身!”
諸葛亮提出了空城之計,眾人覺得大有可為。然而城門洞開,灑掃街道,又有誰可以在十萬大軍的威壓下安之若泰呢?
“丞相,城上彈琴,三個人就足夠了。只不過灑掃街道的人選暫缺呀!”抱劍書童說道:“十萬大軍雲集殺氣騰騰,即便是訓練有素的親兵將校,也頂不住那種壓力。”
“老朽已經是半截身子埋進黃土的人了。灑掃街道,就交給我了!想必司馬懿小子,也不能欺負老人吧?”賈詡見諸葛亮沉默不語,忙主動請纓負責灑掃街道。
“老人家,大軍殺氣騰騰,實在是懾人心魄!”抱劍書童對賈詡沒有信心。戰場之上,十萬大軍集中在一個區域,那種氣勢足以摧金斷玉滅人心氣。
“無妨!”賈詡佯怒說道:“要是怕的話,老朽也不用站在這裡了。”
“老人家,多謝了!”諸葛亮決定拼一把,反正走不了,倒不如轟轟烈烈的冒險。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天水城門洞開。入眼處,賈詡手執笤帚緩緩的灑掃街道。
城頭上,諸葛亮淨手焚香,盤膝而坐,琴案俱備,只待聲揚。司馬懿大軍距城一百五十丈,琴聲起時,萬馬齊鳴。
魏軍止步,司徒王志一步與司馬懿並肩而立,建議說:“諸葛亮匹夫不識時務,如今瀕臨絕境又在故弄玄虛。大都督不如揮師攻城,天水城門洞開,必定一鼓而下!”
“司徒大人,據我所知:諸葛亮一生謹慎,從不弄險!此番城頭安坐彈琴,恐怕想賺我軍進城,不得不防呀!”司馬懿說道。他的心頭縈繞著淡淡的危機。不致命,卻總是教人無法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