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罪人!”關平不再掙扎。他是唯一可以證明父親清白的人,不能把關家的掌舵人推到風口浪尖之上。
劉正看著從豁口處不斷湧入的漢江水,他的心情十分複雜。此刻出手,那就意味著所有的謀劃半途而廢。可是坐看洪水肆虐,對於一個以守護百姓為己任的人來說,那是撕心裂肺的痛。
劉正的眼淚落入江濤之中,袖手旁觀的折磨,那份苦楚沒有人能夠感同身受。沿途十萬百姓,七軍數萬將士,都是梅園收攏荊州民心需要付出的代價。
江水越來越兇猛了,巨浪捲起一根巨木,狠狠的撞向了關平。
眼看關平就要被巨木腰斬,劉正緩緩的伸出了食指。巨木偏移位置,帶走了關平的一條胳膊。
倖存的蜀軍將士帶著重傷的關平退回了營地。
關羽站在營地的中間,頂天立地接受大雨的洗刷。咆哮的漢江之水,一錘又一錘的敲打在他的靈魂之上。痛是一種無法忘記的苦楚,雨中的慚悔,卻改變不了最後的結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帥,我回來了!”關平虛弱的聲音被風雨掩蓋幾乎不可聞,然而關羽卻聽得一清二楚。
“想不到我忠義一生,卻是一個沒有勇氣承擔責任的懦夫!”關羽的聲音嘶啞,在風雨聲中顯得格外的脆弱。當年任俠鄉野,殺人遠遁。眼前的這個兒子,就是在鄉鄰的白眼中掙扎著活。
如今執掌三軍,又讓關平為了關家的未來選擇作惡。掘堤一事,足以令關家名聲受損。首當其衝的人,就是這個躺在擔架上的兒子。關羽想要吶喊,可是卻不敢言。忠義名聲得來不易,這可是關家安身立命的本錢。
關平重傷昏迷,擺在關羽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是停止戰事,全力救援受災百姓;二是趁著大水肆虐的功夫,徹底的瓦解樊城外圍的防禦力量。
關羽猶豫了,停止戰事,救援百姓。事倒是好事,可是關平的努力全都白廢了,關家自汙求保的行動就會功虧一簣。
“大帥,百姓是立國之本!”鮑三娘起身建議說,“停止戰事,救援百姓,關家就可以在樊城站穩腳跟了。”
“鮑將軍,你說得到救援的樊城百姓,最感激的人會是誰呢?”關羽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慢條斯理的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當然是感激蜀帝陛下的皇恩浩蕩了!”鮑三娘用理所當然的口氣回答了父帥的質疑。
“蜀帝陛下離樊城太遠了,近在咫尺的是咱們!”關索一句話,打破了鮑三孃的幻想。關平的掘堤是秘密,可是搶險救災就無法掩人耳目了。
“這!”鮑三娘還記得上一次軍議,關平似乎有意無意的談到關家名聲太好,已經到了令蜀帝劉備忌憚的地步。
“好了,傳我將令:各部立即準備,三日之後,進攻七軍駐地!”關羽拍板決定。他似乎想起了樓桑村的那個夜晚。作為武將,擁有好名聲就是致命的毒藥。
關平的努力不能白廢,關羽為了自汙,對百姓的苦難視而不見。一心只想攻打樊城。
劉正看著關羽的決斷,總算是明白了一件事情——人在廟堂,身不由己。即便是不願意的事情,也只能違心去做。
為了大局,任何人都可以被犧牲;任何東西都可以當成籌碼。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