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中策,西蓋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不過如今被麒麟軍改得面目全非。高勾麗大軍冒失反攻,很有可能落入圈套。山海關的遼東鎮帥軍可不是擺設。多年積累的威名,讓高遠不敢輕舉妄動。
迫於無奈,高遠只能選擇反攻桓仁,奪回戰略糧倉。高一的上策很有遠見,就是和麒麟軍比誰不怕冷;中策倒是中規中規,比雙方誰最能扛;至於下策,那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要是擋不住,那就大踏步的向後退。
高一問:“將軍,上策最好,為什麼選擇最被動的下策?”
高遠回答說:“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七萬高勾麗大軍生活在溫暖的地方,冒然北上,以目前的防寒防凍手段,十不存一還是比較幸運的,弄不好大家都會成為冰雕。下策雖然後患無窮,但是可解燃眉之急。”
高一明白了高遠的想法,擁有萬貫家財,麾下又有七萬張嘴等著吃飯,沒有人敢拼命冒險。高勾麗大軍的糧草輜重有限,選擇上策一個不好就是糧盡而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策的誘惑,保險的選擇,就成了高遠心中的最愛。
由於高遠的一錘定音,七萬高勾麗大軍立即調整,回頭反攻桓仁城。
就在高遠掉頭反攻桓仁城的時候,帶領一校人馬追蹤西蓋馬守軍殘部的呂猛,居然在機緣巧合之下找到了高一的大營。
呂猛與麾下的三名都尉一合計,覺得高遠大軍反攻桓仁,會嚴重的破壞麒麟軍的東進計劃。為了遲滯高勾麗大軍的速度,雪地飛騎兵必須要晝夜不停的騷擾。
呂猛把雪地飛騎兵以隊為單位撒到了高勾麗大軍的前後左右,挖陷馬坑,設絆馬索,甚至是偶而送上幾顆陶罐彈。
反正是能用的辦法都用上了,陶罐彈碎開之後,被寒風一吹,就成了嵌在冰面上的尖刀。最前面的高勾麗將士一腳踩上去,運氣好的鞋破腳不破。倘若走了黴運,一旦腳底板被割破,走不了路不說,還有可能腳廢人殘,甚至是丟失性命。
高遠為了增加速度,讓高一帶著一萬人馬分散在前後左右,用血肉之軀阻擊呂猛的騷擾。
高一採用最原始的排障技術,帶人伐木鋪,甚至是雪橇的辦法提升行軍速度。當樹木筏子達到一定的厚度,傳統的陶罐彈碎片就無法發揮作用了。
呂猛見高一利用巨型雪橇進行掃蕩,立即就針對性的削木為槍,然後斜埋在冰層中間。雪地飛騎兵利用速度優勢,總是在高一抵達之前設定路障。
巨型雪橇在冰路上滑行,由於重力的作用導致速度越來越快,冰層中的木槍與其發生碰撞,橇毀人亡的事故頻繁發生。
高一與呂猛鬥智鬥勇,高遠也沒有閒著,爭分奪秒的打造攻城器械。
呂猛看著幹得熱火朝天的高勾麗大營,他也開始著急上火了。高一那一萬大軍安排在外圍,還設定了流動崗哨,讓雪地飛騎兵的偷襲計劃屢屢受挫。
呂猛倒是希望高遠可以回頭追擊雪地飛騎兵,只要拖延時間,就可以讓桓仁城轉危為安。至於正面阻擊高遠,六千人馬實在是太單薄了。
眼看著高遠的主力一天天的接近桓仁城,呂猛決定孤注一擲拼一場。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