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見陳宮無法反駁八健將的質疑,只得出面總結說:“公臺,幷州鐵騎一直都有著自己的理念。”
當年咱們投效董公,就是為了混口飯吃。
在虎牢關的那一系列的戰事之中,咱們並沒有竭盡全力的幫助董公對抗諸侯聯軍。
後來與王司徒聯合,既是為了天下大義,也是為了給義父報仇雪恨。
幷州鐵騎願意跟隨我,也是義父的意思。
如今咱們在大草原上縱橫馳騁,興漢王劉正並沒有虧待咱們。
糧草軍械就不用說了,小金庫的存在,讓幷州鐵騎沒有了後顧之憂。
咱們在前方浴血奮戰,家人在後方安居樂業。
如今拿著一塊破石頭,就得拋棄咱們已經擁有的一切,大家肯定是不願意的。
咱們這些人,並沒有什麼長遠的打算。
有今天沒明天的,想那麼多也沒有什麼意義。
陳宮說:“奉先將軍,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幷州鐵騎擁有廣闊無垠的大草原,進可攻,退可守,正是崛起的最佳時機。
據歸化城而自立,咱們可以迅速的站穩腳跟。
呂布說:“公臺,一個虛名而已,真有那麼重要嗎?”
當年董公掌控朝堂,又有獻帝在手,再加上四十萬西涼鐵騎,都沒有讓天下諸侯順服。
興漢王劉正,更是打出了“誅除董公,問罪不肖”的旗號。
連活著的獻帝都沒有用,一塊毫無生息的石頭,就能做到嗎?
鮮卑人得到這塊石頭,也有幾百年了,怎麼就沒有入主中原呢?
單憑一塊石頭,就認定幷州鐵騎是天命所歸,是沒有道理的。
興漢王劉正曾經說過——有一位定鼎華夏的大賢,留下了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至於這一真理的實踐者,有先秦始皇帝掃六合而統八荒。
再有大澤鄉起義,陳勝吳廣由鄉丁而入世家。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事實證明,還真有種。
權貴依舊是權貴,庶民依舊是庶民。
傳承久遠的世家,歷史悠久的世家文化,在改朝換代之中大浪淘沙,終於煉就了——天下傾而世家不倒,王朝滅而世家永恆。
興漢王秉持科教興國的理念,讓興漢軍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幷州鐵騎跟著興漢軍,吃飽穿暖,安居樂業。
既得到了安身立命的本錢,又得到了名垂青史的榮耀。
換句話來說,咱們都穿上了鞋。
公臺先生卻想讓大家把鞋脫掉,繼續光著腳走路,你認為可能嗎?
興漢軍既然在大草原上展開決戰,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按照行軍參謀部的慣例,咱們有機會鑽空子嗎?
公臺,咱們都老了。
孩子們都是在興漢王劉正推廣的新式教育下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