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劉虞請咱們到薊城,白馬義從就是客人。
反客為主倒也沒有什麼,只不過咱們要是謀害主人,鳩佔鵲巢之後再取而代之,咱們就算是破壞了道義。
興漢軍已經進入了廣陽,白馬義從已經無力迴天了。
戰敗是唯一可以預見的結果,只不過存在一個時間問題。
也就是說要是選擇了算計劉虞,就會必死無疑。
這是一種轟轟烈烈的死法,主公一旦選擇了這條路,就等於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
故而此策作為下策。
興漢國擁有超過一千四百萬的百姓,憑藉著中山城政事堂的能力,供養百萬大軍,那也是輕而易舉的。
各類軍工企業的誕生,完善的後勤保障體系,可以迅速的降低興漢軍的遠征成本。
一個月實現糧餉上的自給自足,再一個月就可以建立起相應的後勤保障企業了。
興漢商會的強大,直接讓興漢軍的遠征變得毫無壓力。
戰爭首先拼的是人力,然而規模達到了十萬的級別,拼的就是物力和後勤保障了。
如今各諸侯王之間的較量,拼的就是財力。
興漢幣已經成了幽州的流通貨幣。
興漢商會的商人們,可以拿著一張張輕飄飄的紙幣,就換走百姓們手中的生產和生活物資。
咱們卻沒有能力拒絕興漢幣,只要興漢國願意,直接加印一定數量的興漢幣,投入到薊城的商業交易之中,咱們就只能拱手投降了。
興漢軍已經全方位的碾壓白馬義從了。
遠走高飛才是真正的出路。
公孫瓚說:“軍師,上策不能選,中策不想選,唯一可用的,就是下策了。”
關靖說:“主公,我認為上策才是正理。”
我知道安土重遷,願意追隨主公遠走高飛的人,才是真正的忠義之士,才值得主公庇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至於那些牆頭草,雖然可以替主公搖旗吶喊,但是他們不會為了主公,拋頭顱,灑熱血。
主公想要一碗水端平,依附之人只是想竭盡全力的劃拉利益。
試看那些貪得無厭的追隨者,又有幾個是死忠之輩呢?
公孫瓚說:“王者之爭,永不言敗!”
轟轟烈烈的拼一場,至死不悔,才是王者應該有的態度。
這就是為什麼投降的王者都不得善終。
一日為王,終身是王。
即便是窮途末路,也有知己和追隨者層出不窮。
王者之道,永不孤單;王者不滅,天下不寧。
我當上了這個王,就沒有退路了。
要是敢選上策,那些依附的人就會反噬,誰也無法逆天行事。
真以為可以有“金盆洗手,退出江湖”的一天嗎?
別太天真了,作為白馬王,身後有五十萬百姓。
五十萬心思各異的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