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城中,曹洪看著曹操的手令發呆。
找來滿寵商議之後,決定留下一萬大軍留守濮陽城。
隨後曹洪親自帶領兩萬大軍,沿著古濟水向東,進攻興漢軍的勢力範圍。
賈詡帶著曲阿小將吳風,同樣帶著兩萬興漢軍進駐菏澤。
建安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菏澤戰役正式開打。
午時,曹洪的戰船在菏澤停靠之後,立即棄舟登岸,強攻菏澤小城。
賈詡在菏澤渡口不遠處倚山立寨。
五千興漢軍據險而守,令曹洪麾下的軍士寸步難行。
激戰一個時辰,曹洪部戰死一千餘人。
興漢軍在賈詡的指揮下沉著應戰,竟然絲毫無損。
只是浪費了不少弩矢。
至於弓箭手,興漢軍為了保護環境,正在逐漸的淘汰。
這也與箭矢沒有標準化大生產有關。
興漢軍的冶煉技術已經上了一個新臺階,又佔據了遼東的鐵礦產地。
再加上代郡一帶的煤礦被大量開採。
興漢軍的軍工生產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馬均又鼓搗出了十矢的單發連弩。
每張連弩配備三個弩盒。
使命的時候可以自由調整“連發”或者是“單發”。
由於弩矢盒是標準化大生產的產物,誤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弩盒的通用直接降低了興漢軍的後勤壓力,提高了興漢軍戰士持續作戰的能力。
同時弩機的關鍵配件也是可以通用的,戰損之後拆解開來,完好部分依舊可以重新組裝。
由於興漢軍的普及教育,普通的興漢軍戰士識字率達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上。
基本每個班有四個以上的人識字。
這樣一來,弩機的操作要領由身邊的戰友耳提面命,訓練一個能上戰場的弩機操作兵,僅需一頓飯的功夫,剩下的就是克服心理關了。
太史慈的定陶軍,一直注重弩機手的培養。
五萬定陶軍,都能熟練的操作弩機作戰。
至於弓箭手,則是弩機手中的精英成員,以及山中的獵戶組成。
編制三千人,專門執行定點清除任務。
這三千人都是弓弩雙絕,更得太史慈傳授箭法和戟法,是定陶軍中的王牌部隊。
賈詡火燒曹仁的時候,負責放火的人就是弓弩手。
太史慈特意在定陶城中引進了弩機生產線和弩矢生產線。
在原料充足的情況下,日產弩機千張,弩矢三千盒。
每張弩機由於得到了豬油保養技術的推廣,使用壽命達到了一千盒弩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