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潼關,都得想明白——興漢軍,到底是不是天下無敵呢?
劉正的聲音裡充滿了憤怒。
他一手締造的興漢軍,居然也走上了驕兵必敗的老路。
白馬軍居然想要硬撼潼關,難道真的已經膨脹到了這般地步了嗎?
劉正不敢想象——當敗績來臨的那一天,白馬軍還堪再戰嗎?
趙雲面露羞愧之色,畢竟中了徐榮的激將法。
白馬軍居然把持不住,義憤填膺的想要衝關。
這樣的場景,令人不寒而慄。
郭嘉說:“侯爺,適可而止吧!”
劉正點了點頭,再看了一回潼關,帶著郭嘉調轉了馬頭。
趙雲說:“白馬軍,撤!”
劉正第一次到潼關,就碰了一個灰頭土臉的。
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這一次出行,讓劉正看到了白馬軍的驕傲。
真正的精銳,應該是勝不驕,敗不餒。
順境大勝,逆境不敗!
回到弘農之後,楊修也被從禁閉室裡放了出來。
劉正把楊修也弄成了行軍參謀,負責制定興漢軍討董支隊,近期的戰術安排。
劉正心想,楊修不是會猜嗎?
就讓他一次猜個夠。
郭嘉樂得輕鬆,居然做起了甩手掌櫃。
時間過得真快。
建安三年八月,董卓終於在長安城中,安頓好了一切。
長安朝堂,再度恢復了秩序。
董卓已經當膩了相國,覺得遷都長安之後,應該有新氣象。
同軍師李儒商量之後,又開始瘋狂的封官。
凡是董卓的族人,男的封侯,孫女董白,遙封渭陽君。
李儒加封尚書令,主持朝中大小事務。
呂布加封溫侯,依舊是執金吾。
至於李肅,先丟汜水關,再棄孟津關。
澠池事件,救援不力,導致了西涼鐵騎,損失慘重。
關鍵是那筆鉅額財富,才是董卓心中,永遠的傷痛。
雖然有偃師大破袁紹軍的功勞,但是澠池的那一個失誤,足以令李肅萬劫不復了。
是以不罪不賞,功過相抵,依舊是虎賁將軍,封侯就失之交臂了。
李肅心中不快,暗中對董卓離心離德。
董卓加官太師之後,所有的雄心壯志都煙銷雲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