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南,孫策軍大營之中。
孫策看著,整裝待發的孫策軍戰士,躊躇滿志的問周瑜:“公瑾,進了洛陽城之後,咱們就不用挨餓受凍了吧?”
周瑜笑著說:“伯符,咱們南門進城,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佔領皇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皇宮在手,就可以向其他諸侯換取糧草了。
孫策似懂非懂,只能先進洛陽城,又命令大軍在皇宮中找了一處宮殿,作為孫策軍的駐地。
周瑜欲言又止,然而看著興高采烈的孫策軍上下,就什麼都不想說了。
夜宿皇宮,可是每一個熱血男兒的夢想呀。
周瑜也想知道——在皇宮中睡覺,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
孫策軍的駐地,居然是建章殿。
深夜,孫策靠在建章殿的柱子上。
皓月當空,引人遐思!
突然,一道五彩霞光從院中的枯井裡冒出。
孫策大聲呼喊:“公瑾,快看那是什麼東西呀?”
周瑜聞言,忙走到了孫策的身邊。
為了探明究竟,孫策讓親衛打撈。
居然是一個黃布包裹,裡面是一塊奇怪的玉印。
正是何太后命人趕製的傳國玉璽,居然惟妙惟肖,與真品一般無二。
周瑜見玉印與傳說中的傳國玉璽,竟然是完全的吻合,心中的那份狂喜,就甭提了。
這可是天命所歸呀!
周瑜說:“伯符,這可是天意呀!”
孫策不解,忙問:“公瑾,一塊普通的玉印而已,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嗎?”
這傳國玉璽雖然是何太后製作的贗品,但是卻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
傳國玉璽飽受漢室氣運的滋養,這才有了幾分靈性。
周瑜拿在手中,自然可以感覺到傳國玉璽的神奇之處。
周瑜這一誤會,就興致勃勃的向孫策,解釋起傳國玉璽的來歷。
製作傳國玉璽的這塊玉石,原本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一個名叫卞和的農民,在家鄉發現的。
卞和在荊山腳下,看見了一隻鳳凰,落在了一塊大石頭之上。
因為有古老的傳說——“鳳凰不落無寶之地”,所以卞和就把那塊大石頭,當成至寶進獻給了楚文王。
歷經磨難,卞和終於獻寶成功。
然而卞和卻是奄奄一息了,得到認可之後,含笑九泉。
楚文王命工匠,當眾切開一人石頭,裡面果然有一塊美玉,是天底下唯一的稀世珍寶。
為了感念卞和獻寶的摯誠,於是就起了個名字,叫做“和氏璧”。
後來秦國囚禁楚懷王,楚懷王逃出生天之後,卻有國不得歸,最後客死趙國。
這塊“和氏璧”,也就流落到了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