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漢軍上下已經準備好了進攻襄城,就等郭嘉恢復了精氣神之後,隨時可以揮師北上。
郭嘉到底是天下一等一的智士,很快就恢復到了正常的狀態。至少可以毫無障礙的出謀劃策,只是想要徹底的解開心結,只怕不是那麼容易了。
劉正也是沒有辦法,上了戰場,就不可能考慮每一個人的情緒。
人都是在痛苦中戰鬥的,在孤獨中品味這份心酸。
襄城是一座雄城,一座令人沒有攻打慾望的關城。
八郡咽喉扼此處,英雄豪傑恨難越。
在這座倚山築成的城下,倒下了多少仁人志士,書寫了多少傳奇故事。
劉正望著近五十米高的關牆,差點兒就要提出了改道。
只是軍令如山,繞道就會誤了戰機。
至於如何攻打關城,劉正是徹徹底底的跪了。
爬城是不可能爬城的,那上面長滿了綠油油的苔蘚,可想而知自古襄城戰事,都只能從城門突入。
襄城一共有三道城門,第一道是外城門,進入外城門之後,是一條五十米寬的護城河。
在護城河的後面,是襄城的主體城牆,一個碩大的城門像是擇人而噬的猛虎。把敢於冒犯襄城的人吃得連骨頭渣子都不剩。
主城門之後,還有一座甕城,在這方圓數十平米的範圍之內,連一根草都沒有。
攻城部隊進來之後,要是不能迅速的突破甕城,那簡直就是活靶子。
無論守關部隊是選擇火攻,還是亂箭齊射,攻關的人都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
自古攻打襄城的隊伍,要麼選擇強攻,以血換血,拿命換命。用人命填,畢竟這裡城小,以數十倍的兵力強行攻關,守關者沒有後勤支援,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興漢軍最缺的就是時間,強攻襄城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如何破除險關,只有兩個辦法,一個是擒賊先擒王,拿下何曼,襄城不攻自破;二是奇兵偷城,同時拿下三座城門。
郭嘉建議正面佯攻,同時派徐盛,魏延和陳到同時對三座城門發起攻擊,讓何曼首尾不能相顧。
劉正也覺得相持下去不是辦法。
兩棲團攻城很有一套,劉正就把正面佯攻的任務交給了太史慈。
徐盛的宛城營能打硬仗,敢打血仗。攻取第一座城門的任務就交給他們了。
魏延的獨立營心氣最高,又熟悉水性,攻打第二座城門就由他們接下了。
陳到的白毦兵專精步戰,奪取甕城的任務自然是當仁不讓。
第二天早上,伴隨著三通戰鼓的轟鳴聲,興漢軍向襄城發起了衝擊。
太史慈命人架起了登城梯,在距離城牆五十米的位置上與何曼及其守關部隊硬射。
一個時辰之後,三位營長已經進入了預定的作戰位置。
郭嘉收到陳到三人的訊號之後,走到劉正的身邊說:“校尉大人,可以開始了!”
劉正望著血色的初陽,梨花槍舞起一朵血雲。
劉正一字一句的說:“傳我命令……總攻!……開始!”
震徹雲霄的戰鼓聲響了起來,太史慈頂著巨大的傷亡,朝著城牆推進了三十米。
這可是一個弓箭手自由發揮的區域,只要是眼不瞎,都可以射中目標。
三座登城梯上雲集了三百人,與城頭上的黃巾軍對射。
徐盛的宛城營抬著簡單的攻城槌,其實就是一根削掉了樹枝的木頭。
悄悄的潛到了城門附近,聽到攻城的訊號之後,立即強行撞門。
黃巾軍的注意力都被兩棲團不要命的打法給吸引了,城門處的防禦力量十分薄弱。
宛城營順利的完成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