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劉正發起總攻,周瑜才笑著說:“伯符,你說要是咱們突然殺過去,那劉佑興會怎麼樣?”
孫策說:“殺不過去的,再說興漢軍已經進城了,兩線作戰也不是問題。再看我們進攻的路線,那些亂七八糟的小坑,你以為是擺設嗎?”
周瑜總算是服氣了,這可是一點漏洞都不留下,就算是作戰失利,大軍也只能按照既定的路線撤退,不會形成潰散,有利於整軍再戰。
周瑜問:“伯符,我們要是晚上一刻鐘,興漢軍就得賠上不少條性命,不如我們……?”
孫策說:“公瑾,這樣失信於人的事情,最好不要做,不能開這個壞頭,否則有心害人終害己,贏了小局,輸了大略。”
周瑜知道孫策勇烈,自號江東小霸王,有項羽當年的風采。為了一個承諾,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增援別人。破釜沉舟的故事,替項羽贏得了天下豪傑之心。哪怕是以臣克主,也不能動搖他的地位。這就是王者的氣度。
周瑜說:“好,我這就發訊號!”
一萬北軍精銳在程普的指揮下,向西鄂城門發起了進攻。
由於北軍的攻城準備不足,不能像興漢軍那樣全面進攻,更沒有那種財大氣粗的氣魄。於是就把突破點選在了西城門上。
黃蓋已經成了專業的肉盾,自然是帶著撞門隊打頭陣。
由於南城已經被興漢軍攻破了,韓忠又不能親臨前線指揮戰鬥。
只得憑藉著有限的戰報拆東牆補西牆。再加上西城的孫策部遲遲沒有動靜,於是就把大部分西城守軍調往南門。
黃蓋的撞門隊只付出了微小的代價,就撞破了城門,成了第一個殺入西鄂城的北軍將士。
周瑜見黃蓋順利入城,於是就對孫策說:“伯符,黃巾軍怎麼突然變弱了?”
孫策大驚失色說:“不好,韓忠要跑,快跟我走!”
孫策明白,肯定是韓忠畏懼興漢軍,再加上興漢軍主力進城,就覺得大勢已去,想要主動撤退,好儲存實力。
想那韓忠,自出道以來就與興漢軍打過幾仗,卻是逢戰必輸,有這樣的心態也是可以理解的。
再說韓忠坐鎮中軍,聽到南門失守的訊息之後,就派人傳令北門和西門的守將,把守城的黃巾力士召回中軍。
一萬黃巾力士集結之後,韓忠說:“諸位兄弟,興漢軍已經進城了,西鄂城已經守不住了。再打下去,都死球了。太平道的大業需要我等繼續堅持,撤!”
韓忠決心要逃,於是就命令一萬黃巾力士,武器和糧草必須要帶足,今後的日子就要東躲西藏了。
金銀細軟也得帶上,重新站穩腳跟之後,這些錢就是開啟局面的關鍵。
南陽郡內的豪強世家已經搶光了,以後的黃巾軍,再也不能靠戰利品維持開銷了,農具也要帶上,這可是與生俱來的技能,無論到了什麼時候都不能丟。
韓忠到了東城門之後,帶著東城的守軍一起離開了西鄂城,把旗幟和頭上的黃巾都扔掉了,進入了附近的山中,打算落草為寇。
韓忠跑了,剩下的黃巾軍也跑了。
劉正和孫策在黃巾軍的中軍大營見了面,他剛要恭喜孫策部擒獲韓忠。孫策卻開口問:“佑興,抓住韓忠了嗎?”
劉正覺得很奇怪,明明是孫策先到的,怎麼反問起自己來了,於是就問:“伯符,北軍拿下了中軍大帳,難道沒有什麼斬獲嗎?”
孫策聽了劉正的話之後,垂頭喪氣的說:“什麼拿下敵軍營寨,這裡根本就沒有人,是一座空營。”
劉正說:“壞了,又讓韓忠那小子跑掉了。伯符,你留在城中,迎接中郎將大人進城,我帶著興漢軍去追,不能給他東山再起的機會。”
孫策說:“也只能這樣了,多加小心!”
劉正派人傳令興漢軍各部,在東門集結,出城追剿韓忠殘部。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