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讓黃敘取來兩支編號不同的弩矢。
第一支弩矢射出之後,透甲而過,弩矢依舊冒著森冷的寒光。
第二支弩矢射出之後,戰甲完好無損,弩矢卻炸裂了。
郭嘉問:“校尉大人,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弩有問題?”
劉正說:“弩沒有問題,弩矢才是關鍵。這第一支弩矢,是興漢軍兵械廠生產的列裝武器,不允許有任何的盜賣行為。然而利之所至,商人悍不畏死。我就讓張世平組織興漢兵械廠,專門生產這種對外出售的弩矢,一貫錢十支弩矢,成本不到一文,要是批次生產還會更低。”
郭嘉問:“校尉大人,你是說弩的技術保密,有限的向興漢商會開放弩矢技術,令他們生產商用弩矢,然後大量向外出售?”
劉正說:“這是打擊對手的最好辦法。”
郭嘉說:“萬一咱們的對手拿著購買的弩矢對付咱們呢?”
劉正說:“剛才的試驗效果你已經看見了,買了咱們的弩矢,就不得用在與興漢軍之間的戰鬥中,否則出了什麼問題後果自負。”
郭嘉說:“萬一內部有人利慾薰心,以次充好坑自己人怎麼辦?”
劉正說:“兩種弩矢之間的重量,其實是不一樣的,咱們的新兵訓練,第一件事情就是掌握這些基礎知識。上戰場之前檢查裝備的時候,肯定會做到心中有數。若是領軍將領不能審時度勢,神仙也沒有辦法挽救他們。”
郭嘉說:“校尉大人,我不明白,為什麼要弄出這樣兩種弩矢,單純的就是為了賺錢嗎?”
劉正說:“賺錢只是擺在明面上的東西,抑制漢室各方豪強發展新技術才是隱藏的真實意圖。當有人用過強弩之後就會欲罷不能了。為了能夠繼續使用,肯定會想方設法的仿製。當他們發現仿製的成本高過購買弩矢的價格,就會放棄自己生產轉而花錢買現成的。”
郭嘉說:“校尉大人,你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當購買弩矢成為了一種習慣,就會減少研製軍械方面的投入,到最後對興漢軍形成一種依賴,反過來替興漢軍的兵械研發提供充足的經費。一步領先步步領先,等對手回味過來的時候,除非冒著窮兵黷武的風險勒緊褲腰帶硬撐著獨立自主的研究,否則就只能把有限的經費花在購買中意的裝備上面。”
劉正說:“習慣了用別人的東西,哪裡會被治下的民眾理解。本來花一貫錢可以買到的東西,非得花一千貫甚至是更多去自己研製,你以為是誰都能夠有這樣的魄力嗎?再說既得利益團體能夠理解這樣的決策嗎?”
郭嘉說:“還好咱們走到了前面,否則真要面臨這種決策的時候,哪怕是飲鳩止渴,我也只能勸校尉大人捏著鼻子認了。自己研發前景不明,花費的錢糧卻不在少數。直接購買多好呀,貨到付款。不滿意的話還可以隨心所欲的投訴,甚至是截留貨款。”
劉正說:“比如衣食住行,以前的人們衣服自己做,吃食地裡種,房子自己蓋,出門也得買匹好馬。現如今你看南山城,有專門的服裝廠,會做服裝的不會種地,會種地的不會做工,商人負責中間週轉,既不種地,也不生產,直接導致了誰都離不開誰。農民不種地,商人和工人都得餓肚子。商人一罷工,農民種不好地,工人做了也白做。三者之間越來越互相依賴了。”
郭嘉說:“也就是說隨著南山城的不斷發展,會把更多的人緊密聯絡在一起。而咱們向外出售強弩,只是走出南山城的第一步嗎?”
劉正說:“同樣的大融合,經濟手段是軟刀子,潤物細無聲。武力征服的手段反而落了下乘。相信用不了多久,秦頡為了那支強弩兵,一定會來找咱們的。”
郭嘉問:“難道校尉大人會為了一個江夏郡兵的都尉秦頡而打破鐵律嗎?”
劉正說:“打破鐵律倒不至於,只不過給他指一條明路還是可以辦得到的。”
就在這個時候,黃敘來報說,秦頡親自帶著人押送戰利品向興漢軍報捷。
郭嘉說:“這說來就來了,還真是讓人感覺到意外呀。”
劉正說:“奉孝,我們今天的談話得保密。否則一旦傳揚開來,對興漢軍的聲譽會是一種打擊。要讓咱們的客戶明白,坑人的事情跟興漢軍沒有半點關係。只是個別利慾薰心的傢伙搞的小動作,是走私而不是正常貿易。適當的時候咱們也可以打擊一下走私嘛。至於徹底的禁絕,對不起,利益太大了,請恕興漢軍無能為力。”
劉正替軍械貿易定下了一個基調:走私。
這也就意味著,出了任何的事情都與興漢軍無關,吃了虧的人也只能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裡咽。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