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的時候,符合要求的浮橋架好了,太史慈一面讓主力渡河,一面派人向劉正報告。
劉正率領大軍,渡過了嬴汶河,在奉高城下列陣。
劉正見太史慈站在那裡,身邊跟著一個少年,於是就問:“子義,這位是誰,怎麼到的軍中?”
太史慈回答說:“校尉大人,他是呂蒙?”
劉正問:“可是姓呂名蒙字子明,汝南黃陂人,據說還有一個姐夫,名字叫鄧當?”
太史慈說:“校尉大人,這也太神奇了,正如你所說,就是那個呂蒙。”
劉正說:“把呂蒙交給我來帶吧,留在你身邊,能學到的東西,畢竟有限。來到中軍之後,也好給奉孝做個伴。我這個做大哥的,給不了奉孝幸福的童年,如今機緣巧合,就給他找一個,年歲相當的小夥伴吧!呂蒙,你可願意?”
呂蒙回答說:“校尉大人,我是兩棲團的兵,一切行動聽指揮。”
劉正問:“子義,你怎麼說?”
太史慈說:“既然校尉大人,都這麼說了,這也是子明,這小子的造化,我同意了。子明,直接去軍部報到吧。你可聽好了,兩棲團的兵,到了軍部,也要不輸於人。知書和奉孝,都有過人的本領,收起你的驕傲,認真的學習進步吧,不要給兩棲團丟人。”
劉正帶著呂蒙,回到了軍部,郭嘉哭喪著臉,迎了出來,對他說:“校尉大人,你不是吧,我不過就是,不愛動腦筋嘛,你找個小屁孩過來,純心給我添堵的吧?”
呂蒙立即出口反駁說:“我不是小屁孩,我叫呂蒙字子明,見過郭司馬。”
郭嘉心生一計,像是狼外婆在誘惑小紅帽,慢條斯理的問:“呂子明,你確定你不是小屁孩?”
呂蒙抬頭挺胸,中氣十足的回答說:“確定!”
郭嘉說:“其實你可以,改變主意的,我再給你一次機會。”
呂蒙很堅定的,搖了搖頭,表示其志不改。
劉正見郭嘉,對呂蒙產生了興趣,於是就說:“奉孝,子明就交給你來帶了。另外,帶他去找漢升,你們仨一起練武,省得整天遊手好閒,影響我的心情。”
呂蒙見劉正離開之後,才小心翼翼的,問郭嘉:“郭司馬,校尉大人,一向都這麼嚴肅嗎?”
郭嘉說:“得了吧,他就是個周扒皮,叫我出謀劃策也就罷了,還得幫忙帶孩子。”
呂蒙又開始炸刺了,大聲的說:“報告郭司馬,屬下呂蒙,兩棲團一營勤務兵,不是小孩子。”
郭嘉說:“行了,有理不在聲高。你我年歲相仿,你喚我一聲奉孝,我再叫你一聲子明。既然校尉大人,把你交給了我,就證明你是一個可造之材。先繞著營地跑上百十圈,記得綁上沙袋,三十公里起步,半個時辰為合格。軍中標準,只有合格,還是不合格。這同樣也是戰場標準,合格生,不合格死。練好了越野,才有資格找黃副軍長,學習功夫。”
呂蒙在郭嘉的安排下,開始了強化訓練。
郭嘉看著呂蒙的樣子,想起當初,徐州官道上的自己,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教訓別人,總有一種成就感存在,郭嘉這才明白了,劉正當初是懷著,一種什麼樣的心情,來訓練他的。
就在興漢軍,打算攻城的時候,奉高城的城門,突然就開啟了。
從裡面走出了一群老人,朝著興漢軍的大營,走了過來。
太史慈忙派人上前詢問,才得知李典醒來之後,得知興漢軍,渡過了嬴汶河。不敢多作停留,直接棄城逃走,打算西躥定陶,與單經的大部隊,兵合一處。再與各路雲集青州的漢室大軍,進行戰略決戰。
奉高城中的百姓,怕興漢軍的將士誤會了,再度發生,牟城的悲劇,這才讓人迎了出來。
劉正得了太史慈的回報之後,決定把第一個入城的名額,留給張繡的西涼團。
奉高城,雖然落入黃巾軍手中,近三個月了,但是青州黃巾軍,紀律嚴明。還算是,與百姓休養生息。
官倉裡的存糧,只剩下壓倉底的部分了,劉正這才絕了,開倉放糧的心思。
拿下奉高之後,劉正在青州的作戰任務,即將進入了尾聲。
關於李典的安排,劉正還沒有想好,他雖然可以改造俘虜,但是任用黃巾軍賊將,在這個特定的階段,還是不敢的。畢竟漢賊不兩立,這是立場問題。
漢室的威嚴仍在,用賊將就是一種挑釁,是立場不堅定的表現。
劉正開始了整頓興漢軍,畢竟呂蒙的存在,讓他看到了討逆校尉部,在管理方面的漏洞。
這件事情,必須要加以重視,萬一將來對手,以同樣的辦法潛入軍中,那可就要損失慘重了。
興漢軍的管理制度,越來越規範了,供人利用的漏洞,也越來越少了。
戰鬥,是軍隊迅速成熟的催化劑。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