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心想,這傳說之中的青龍,又聽聞按照五德說:高祖皇帝反秦滅楚,一統天下,便是水德。莫非這青龍便代表著漢室?
劉正還是第一次親眼所見這傳說之中的上古聖獸,果然如神話傳說中描述的那樣神奇。
青龍一見劉正,更是鬱悶不已,眼看就要飛昇了,還得出來見證真命天子,浪費功力替蓬萊仙人辦事。
青龍在心中祈禱,想讓劉正快點出手,早點完事早收工。
劉正橫槍而立,大聲喊話:“涿縣劉正在此,妖物還不迅速遁走?”
青龍大怒,捲起一道水柱衝向了劉正。
劉正躍下客船,凌波漫步,與那青龍鬥到了一處。
自從臨江水面與甘寧一戰之後,劉正的武技日漸提升,自創武技也有了些眉目。
劉正融合了暴雨梨花槍,太極槍以及少年寺的伏魔棍法等諸般武技,融匯貫通之後,便自成了一體。
創出了興漢九式,化繁為簡。
沙場對陣,講究的是先發制人;武將比拼,講究的卻是後發制人。
劉正認為,無論是哪種情況,都需要試探性的進攻。
因此,這興漢九式的第一招叫做投石問路,取自借問酒家何處有意境;第二招名為杏花春雨,取自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蘊,其實這一招是暴雨梨花槍法結合伏魔棍法演化而來,一旦投石問路之後,就得勢不饒人,爭取擴大戰果,獲得先機。
第三招是峰迴路轉,取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一招講究的是變化無常,令對手眼花繚亂,最終亂中取勝。
劉正琢磨了這麼久,也只創出了三招,算是觸控到了超級高手的門檻。
面對青龍的挑釁,劉正出手便是殺招。
一招投石問路,引那青龍主動攻擊,努力的從中尋找到對手的破綻。
青龍失了先機,便有些發狂了。
一招神龍擺尾,卷向了劉正。
太史慈張弓搭箭,射向了青龍的眼睛。
青龍感覺到了致命的危機,便顧不上傷害劉正,中途變招,擊飛了太史慈的暗箭。
劉正借勢出擊,使出了興漢九式的第二招杏花春雨,槍勢綿綿不絕。
青龍見劉正的槍法鋒銳無匹,不敢用身體上的鱗片硬接這狂風暴雨般的攻勢,只能攪動海水,破解這暗藏殺機的槍招。
有了太史慈的從旁協助,劉正很快就佔據了上風。
青龍見勢不妙,不敢繼續纏鬥,於是就發出人語,直接送入了劉正的腦海中:“小子,跟我來!”
劉正鬥得正歡,聞言一怔,下意識的就抖動梨花槍,一招峰迴路轉,直取青龍左角。
青龍躲閃在前,劉正出招在後。
這樣一來,劉正的槍招便撲了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