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送走了黃忠和賈詡,帶著趙雲走進了當前最大的人才生產地穎川。
這穎川名士的身影,遍佈大漢的每一個角落,陳荀郭徐。
陳有陳群,荀有荀彧、荀攸,郭有郭嘉,徐有徐庶。
這五人之中,以郭嘉為首。有醉經居士引詩為證:
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
胸中藏經史,腹內隱甲兵。
運謀如范蠡,決策似陳平;
可惜身先喪,中原樑棟傾。
又有人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豪雄仍在,吳蜀豈渡。
劉正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會一會這位穎川名士之首。
此時的郭嘉已經十三歲了,初現英傑氣象,更是恃才放蕩,多有放肆的舉動。
如今正在穎川名門荀氏學館中就學,與戲志才、程昱為友,荀彧荀攸為伴。
學館位於山中,引名士爭相探訪,山下村莊,因為頻繁往來的求學訪賢士子名人的存在,所以客棧酒肆如那雨後春筍一般,爭先恐後的拔地而起。
人氣的聚斂,讓當地太守心生野望。
為了宏揚就學風氣,築城以為學館屏障,所得錢財稅賦,除了公用之外,全部充作寒門學士就學的生活用度。
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太守大人,勒石寫下了築城經過,並將小城命名為學館城,以勸後繼者不得擅改規矩,壞了世人心中的敬仰之情。
學館城東,有陳姓商人開了一家酒肆,由於掌櫃精於算數,計較毫釐,客人戲稱他為陳老摳。
這陳老摳為人還算過得去,釀酒技術更是遠近聞名。
陳氏黃湯,金澤玉潤,入喉溫和,餘味無窮。
酒香四溢的陳氏黃湯,再加上特有的秘燉雞湯,飲一碗酒,喝一碗雞湯,再與三、五的好友胡扯閒聊一番,作出一番上憂廟堂,下勸黎庶的姿態,是名士學子們的最愛。
這陳氏酒肆價格公道,就算掌櫃的過於精明,倒也不影響生意,反而聲名遠揚。
“陳老摳”三個字也隨著陳氏黃湯的美名傳揚天下,至於原本的名字,早就不被人記得了。
就連陳老摳本人,也忘記了自己的真實名姓,只記得這個渾號了。
郭嘉幼年喪父,與母相依為命,來到這學館城中謀生。
其母以刺繡為業,所得錢糧,全部充作荀氏學館的束脩。
郭嘉天資聰穎,更與戲志才和程昱相交,素有高陽酒徒的遺風。
對那陳氏黃湯,一直都是情有獨鍾。
郭嘉清貧,陳氏黃湯卻是價值不菲,就算戲志才和程昱,也只能偶而嘗上一罈。
郭嘉喝酒如飲水,好朋友也愛莫能助。
郭嘉見騙酒喝的門路已經被堵死了,只得另闢蹊徑,入那陳氏酒肆的地窖之中,盜飲那陳氏黃湯。
郭嘉盜亦有道,每次進入地窖,都只取一罈飲,絕不多拿。
陳老摳知道郭嘉名聲在外,也想結個善緣。
每逢郭嘉盜酒,故意將酒窖的門虛掩,方便他取酒,更是吩咐酒保夥計,不得與他為難。
當劉正和趙雲來到陳氏酒肆的時候,恰逢那郭嘉取得陳釀一罈,於大堂中揭開酒封,不顧形象的痛飲一番。
這好酒一出,把周圍的酒都給比下去了,更有老客,埋怨陳老摳不地道,有好酒都捨不得拿出來。
陳老摳有苦說不出,只好與郭嘉爭執起來,以求給自己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