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如果說讓原本只有7還8信仰的月神一舉登頂的,通通都是泛信徒的話,那信徒的總數會有多恐怖?
說諸神對於在‘神蹟潮’內出現的那些月神信徒,是眼饞到抓耳撓腮的,一點也不為過。
然而,當諸神心癢難耐到準備動手時,祂們的理智就會告訴祂們,這種蠢事幹不得。
畢竟,月神如今的地位,可是上位神啊!
如果祂們只是對泛信徒動手,那或許月神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要是萬一呢?
萬一,祂們不幸的在動手過程中,動搖到了月神的根基……
想到那個後果,諸神最終還是沒能找出、把想法付諸行動的勇氣。
神戰的最終目的,可是絕出深淵之戰的元帥;換而言之,神戰一打完,緊接而來的、絕對就是深淵大戰,這個必須要打生打死的混亂戰場。
如果太早從諸神戰爭中退場,那祂們自家信徒無法繼續有效的增加。
沒有信徒,就沒有信仰;沒有信仰,就沒有神力;而沒有神力,在戰場上不就是等死嗎?
怕死的諸神幾經思考後,自然就果斷的將‘月神信徒’這塊肥肉給放棄了。
當然,月神信徒不能動,不代表其餘‘同期’的信徒也不能動。
在雙方實力相當、拳頭都一樣大的情況下,可沒幾個神會跟你客氣。
於是乎,真正的信仰之戰,就在這個背景下開打了……
信仰之爭初期,因著幻想大陸的廣闊,所以降臨成功的諸神倒還相安無事,沒有胡亂結仇。
雖然比較大的副城都在上、中位神手下,可小城內的npc數量,也不會少到哪裡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真能在自家的一分三畝田地好好耕耘,5中位神或許沒什麼希望,可穩固自己的信仰、達到3、4並非不可能的事。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這種平和的日子便漸漸不再。
前面說過,神界的諸神之間,其實相處的並不怎麼和睦。
甚至可以說,如果要把祂們的關係弄成一張表,那將會是亂成一團的毛線團。
因此,在確定自家地盤的信仰已經發展到一個極致之後,諸神的小動作就開始多了起來。
以玩家的角度來看,就是本來都只接到在本城找npc傳教的任務,可自某日開始、忽然就多了要跑去別城,進行‘傳教’或者‘破壞’的任務。
想當然了,對於玩家而言,只要是有任務獎勵的,那他們哪會在意破壞不破壞?
剛開始,諸神都還挺剋制的,只對自己的仇家釋出這種任務。
不過,他們忽略了一點──氣氛這玩意,是會渲染的!
當越來越多神在發派對別城動手腳的任務之後,各小城的神祗能收穫的信仰,自然就開始出現了倒退嚕的情況。
這情況,持續了一段時間後,就算反應再遲鈍、是個神都會反應過來。
因此,諸神就開始變本加厲,不再管究竟物件是仇家、還是陌生的神祗,反正只要玩家能把別的信仰區搞亂,那祂們就願意給出獎勵。
而在諸神這麼大方的出手下,本來都只是單純搞事情的任務,就演變成了玩家之間的對抗任務了。
嗯?為何是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