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雪一路的保駕護航下,邵曉瑜這一趟海中之行,收穫遠比陸地上還多上許多。
雖然她能有這般豐碩的成果,多少是因著狐假虎威的關係,但她們天涯在海上擁有一片群島這點,也不能直接無視。
她假的是誰的威,應該不用多作解釋了吧?
說實話,要不是邵曉瑜如今還沒見著冰雪女神本尊,她甚至懷疑:會不會經雪雪出面後,冰雪女神能成為協助月神登頂的關鍵拼圖……
恩,這些未確定之事暫且不談,說說海上群島好了。
因著邵曉瑜在征戰天地中胡搞瞎搞的這段日子裡,燃燒的雪仍舊兢兢業業的執行著計劃,一點都沒有馬虎,所以如今離啡烙島七天航程內的所有島嶼,都已經劃入天涯的版圖內。
嗯?天涯掌握了眾多海島,跟邵曉瑜此趟的順利有何關係?
說起來,關係可大了!
擁有大量海島的意思,也就代表著這些海島之間的海域,也幾乎盡入天涯之手。
──這麼一大片可生存、可發展的海域,於海族下位神的意義,可是如同救命良藥一般重要。
海族神祗跟陸地上各族神祗,在成神難度上有著極大的不同。
於陸地上的種族而言,如果真讓他們有幸搶到了一片神格,那他們只需要找個深山野林貓起來,就能一直躲到自己掌握神族威能後再重現於世。
幻想大陸中央的那塊一族生活區說大不大、說小也沒多小,可是在各族都擠在那的情況下,可能走沒幾步路就會侵犯到他族;在這種環境中,若真有那麼一族銷聲匿跡了好一段時間,那隔著兩三層的族群,完全沒有發現的可能。
等他們意識到人得到神格之時,人家都已經懂得運用神威了都!
懂得運用神威的下位神,面臨到想搶奪神格的半神、聖者時,是幾乎立於不敗之地的。
因著疏忽大意而敗於弱者之手、失去神格者,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
可是,海族就不是這樣了……
雖然如今,散落在海內的各個神格雖然大多都是有了主人存在,可是因著海中生物種類繁多、海洋之廣近乎無遠弗屆,導致剛奪得神格的族群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被別的族群給找著。
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孤寡難以敵眾,即使搶到神格的該海洋生物十分勇猛、非常能打,神祗的特性也註定了它們的悲劇──來一個是打得過,十個野勉勉強強可以應付,可一百個、兩百個乃至於上千個呢?
並不是說牠們打不過不能逃,只是在‘想成神就必須要有信仰’的規則下,真要讓自家種族滅族了,只剩孤寡一魚的它也無法順利成神啊!
這裡,有件事要強調下:在海中各族的觀念裡,斬草除根什麼的,並不是一件太過離譜的事;或者應該說,殲滅掉對方高階戰利後,不把將敵人的族群全數殲滅,就是對自身族群的殘忍。
一旦持有神格,就代表著牠跟時間的賽跑已經開始,不把知道牠們資訊的族群滅掉,那勝利者擁有的時間就會縮短無數倍。
再說,殲滅敵方族群所有成員後,對方這些年來修練的功力咳,就是經驗值),會使牠們整個族群更加強大……
百利而無一害、且又不費時的事兒,海族哪有放過的理由?
勝者為王,適者生存,在海域內是絕對的真理。
而也因著這原因,為了保全自家族裔、好維持住信徒的數量,面對四面八方蜂擁而至的其他海族強者,別無他法的新晉下位神,也只能拿著半調子的神威奮戰到底。
想當然啦,在沒能掌握神威之際,就被逼著不斷的跟其他海中聖者、半神對戰的下位神,又怎能真的長久持有神格?
或許真有那麼幾個,可以在不斷來襲的眾多海族攻擊中撐到自己能掌握到神的威能、從而脫穎而出,但更多的卻是,在一波又一波永不間斷的眾多海族強者襲擊中被消滅掉了。
因著這原因,到了如今,海域裡的神格仍舊有一大半正在被不斷的轉手著。
在這種環境下成神的海族神,看到有海域可以供他們發展、又有冰雪女神的眷顧的邵曉瑜,又豈不能動心?被邵曉瑜找上門勸說後,一個又一個明白‘合則雙利、不合則雙害’的海族,便開始了遷徙之旅。
啊?這些族群遷徙途中,不會被其他種族襲擊?
看來,還有人沒弄懂雪雪的‘保駕護航’這四個字的真實用意哈!
海中眾族雖然因著神格而打得火熱,可是每當兩大族出現之際,他們還是會非常嚴謹的讓出一條路來,而會讓他們願意讓路的原因非常簡單──海神。
被海神的庇護著、沒有生存壓力的兩大族,對外面這些神格一點都不感興趣,在人家做壁上觀的情況下,白目地去引人家動手、是吃飽撐了的?
再說,在各族中,還都有著這麼一個傳聞存在著:
過去無盡的歲月中,曾有過不少小型海族以為魚人、人魚兩族好欺負,對他們動手進行劫掠,可是它們後來卻是連名字、存在過的痕跡都被完全被抹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