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器一事,在邵曉瑜的多番動作下,總算是步入了正軌。
當然,也不是說搶任務的情形此後就完全沒有發生,只是隨著越來越多小公會加入商團,這種灰色地帶之事便越發罕見。
簡單的說下這個聖器商團是怎麼發展的好了:
一開始,商團管理的範圍,只是可重複解的大型聖器任務而已。
業務不熟練的他們連自家三畝地都沒法管好,怎麼會管得到其他地方?
幸好,儘管過程有些顛頗,甚至有好幾次還出現任務被人劫殺成功的狀況,但在諸多安排下,這些個想動手的、已經動手的,終究沒能突破他們的防線。
一位、兩位,一批、兩批……
隨著各地傳來交易成功的好訊息,商會的幾位負責人,內心總算是鬆了口氣。
自邵曉瑜這個神秘召集人莫名失蹤後,他們就頗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要不是她離去前準備的那些詳細的計劃書、多少安了他們的心,這商團早就出師未捷身先死了都。
而商團的情況,外面諸多小公會可都看在眼裡。
本來只看戲的他們還覺得,這種不穩定的合作關係一定會因為幾次的失敗,從而導致整個商團土崩瓦解。
可是,當他們注意到,整個商團的發展一直都是有驚無險,甚至在交易、解任務的步驟上都越發穩健後,他們就萌生了加盟之心……
──那些前頭加入商盟的,現在可是都已經排到第二輪了啊!
退一萬步來說,即使商團營運無法持久,能拿到一兩把也是多賺的不是?
在這種氣氛下,良性迴圈就開始了:
當在各地的商團成員越多,那情報盲點就會越少;
商團掌控的情報越全面,關於動手之人的動向就越齊全;
對行兇者的行動軌跡愈瞭解後,他們追拿起來自然也就愈輕鬆;
追緝的成功率越高,想要加盟進來賺點聖器的小勢力,可不就多了?
可以說,這個由邵曉瑜所弄出的聖器商團能順利壯大,是一個偶然、也是必然!
也因著商團在追緝這方面越發純熟,一些過去被劫走普通聖器任務的玩家們,心裡便開始萌生了上門求助的念頭。
雖然論壇上有了聖器無法掉落、也無法交易的諸多石錘,讓他們知道追回聖器已然成了不可能之事,但這不妨礙他們找人報仇!
最初之際,商團對於這個‘非服務範圍’內的事還有些畏懼,畢竟平白無故幫忙尋仇什麼的,想想就感覺特得罪人。
可是,當他們試著調查過後,卻意外發現這種擔憂很是多餘。
有件事得要先弄清楚:聖器這玩意,是每人限定一把的。
換句話說,手中沒聖器的人可以接、劫任務,但有了的話,就無法重複獲得聖器任務。
在這限制下,會搶劫的人大多都是獨行俠一類的玩家,甚至搶完後,還不太可能跟幾個熟識的玩家聲張──雖然某些玩家對於名聲是不怎麼看重,但自己的羽毛要好好愛惜,還是幻想中大多數人的共識。
是以,當商團真的追蹤到兇手後,最多最多、也就是面臨三轉前後的個別玩家而已。
就幾個個案進行討論後,商團一眾負責人馬上有了共識。
過去,他們勢單力薄惹不起也就罷了,現在在聖器這事上頭,他們的話語權可是最大的啊!
他們堂堂聖器大商盟,連個小蟊賊都解決不了,又怎麼能開啟市場?再說,若是這些苦主們真能復仇的話,那他們會不會想再買聖器任務?
為了這些潛在客戶,他們是不追也得追。
而不用說也知道,有著大量情報、足夠人手的商團,這種追殺會失手的機率自然是微乎其微。
至於,被報復者想要講理……別鬧了好不?別忘記,是誰搶聖器在先的!
落了個幾等聖器還能保住,究竟誰比較賺還不好說。
而凡事有一就有二,當他們成功的次數越來越多時,自然就會開始有更多苦主上門來。
啊?他們怎麼追人的?
這,就要說到散人玩家在幻想內的遊玩方式了。
儘管在社交面向中,散人玩家接觸其他玩家的頻率,是會遠比有公會的玩家低上不少沒錯,可是在幻想這個第二世界中,長時間完全不接觸人卻不怎麼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