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那他們當然願意,可他們現在搶的就是一個時間差。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這些關卡越困難,那就代表對方越不願意他們突破。
──這點,就算對手是趙尹這個鬼才軍師,郭嘉也不認為她會例外。
然而,很不幸的,我們的奉孝兄這次猜錯了。
邵曉瑜在阻之一字後頭,可還是有誘之、追之二計呢!
誘軍深入之後,趁敵軍疲憊之際出城追殺……
在邵曉瑜接連的詭計之下,曹軍這次仍舊是大敗而歸。
雖然整體算起來,真正被袁軍滅掉的軍隊只是一小部分,可士氣盡喪的情況下,不當機立斷的撤退、恐怕最後只會損失更多而已。
……
公元206年,春。
儘管邵曉瑜幫了那麼多,可在時隔半年後,袁譚終究還是兵敗鄴城。
沒辦法,少了智計百出的趙尹,袁譚的勢力整個都被河南士人集團所掌控。
這些個坑逼,又怎麼可能帶領袁軍打敗曹操呢?
而這時候,邵曉瑜在離去之時所留下的那封信,就發揮作用了。
說起來,剛看到這信的時候,袁譚內心非常氣憤。
──他那麼信任趙尹,結果趙尹竟然不發一語地說走就走?就算真如信中所說,當初趙尹跟他老爹的約定是協助他一統冀州,那至少也可以等他回來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且,若單單只是不告而別也就算了,信中最後還留那麼一句唱衰他,認為他會敗給曹操?
就在袁譚氣到要將此信丟到火堆中焚燒前的那一刻,他忽然停下了這個動作。
沒辦法,誰讓邵曉瑜過去這兩年來,從來沒有說錯過一次呢?
在這個一念之差下,這封信就成了他在降曹時的保命符。
嗯?曹操沒殺他?
當然……沒有。
照郭嘉主張,那袁譚是必須殺死的,畢竟這些年來多少曹軍死在他手,不除之何以振軍心?
再者,在過去袁紹的明治法理下,冀州百姓心中可是非常推崇袁氏的,若是爾後袁譚這位實質上的冀州統領登高一呼,那他們不就白打了?
然而,在看完了趙尹所留的那封信後,郭嘉無奈下做出了跟曹操一樣的選擇,不殺。
沒辦法,信中的分析實在是太鞭辟入裡了。
以如今曹軍的兵力,若是不接受袁譚的投降,那他們除了得再耗費大量兵力攻城外,得勝之後更是得休生養息好一段時日。
若是真的一統北方、且天下無戰事,休息個一兩年是沒什麼要緊的,可偏偏邵曉瑜在信中的最後,還多留下了兩個字……玄德!
玄德是誰?正是劉備!
原本在她離開後袁譚是死是活,邵曉瑜是不想管的,可念在她在袁氏這段期間過得還算愉快,她覺得還是多少給個機會。
正巧,那麼一個‘草廬居士現於劉備身旁’的情報,傳入了她的手中……
‘在諸葛孔明的建議下,如今劉備已然加入了荊州,並且在劉表病歿後直接接手了他的勢力’這個訊息,此時此刻不只邵曉瑜知道而已,就連曹操都從益州軍這兒聽說到了。
見自己覬覦許久的荊州被人橫刀奪愛,曹操心中豈能不氣?
更別說,那人還是他忌憚已久的劉備!
一邊是想要請降的袁譚,一邊已然入主荊州的劉備,曹操會做出哪種決定可想而知。
再加上,由趙尹留下的這封信內,他可是感受到了趙先生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