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拿過桌上的印鑑,邵曉瑜笑著說出了這一句,並用手指輕輕的點了下大喬的臉。
做完了這些動作後,她便不管大喬的反應如何,便徑自離去。
“……”
當大喬回過神時,邵曉瑜的身影,已經不在房中了。
“呵呵。”
為自己的失神失笑了好一陣後,大喬抿了抿唇,看向了桌旁那片、自她接任家主後就再也沒有用過的銅鏡。
她笑得……很美?
不知道為什麼,被邵曉瑜誇獎這一句後,她那原本對於亂世的擔憂,霎那間忽然都煙消雲散了。
……
在漢靈帝駕崩前,先簡單說明下他的子嗣關係、以及當時的背景好了。
首先,漢靈帝劉宏有兩個兒子,一個是由何皇后生的大皇子劉辯、另外一個則是由王美人生的二皇子劉協。
雖然在這時空背景中,立儲依舊是講究一個長幼關係,但身為一個昏君,漢靈帝又怎麼可能會遵理守法?
想要廢長立幼的劉宏,為了自己的寶貝二兒子做了許多事。
例如,另外設立西園八校尉、制衡因著黃巾之亂而掌握了大量軍權的何進,又或者是聽從蹇碩等人的說法,指派何進率兵前往西涼,征討最近勢力越發龐大的韓遂、邊章等部眾。
然而,他這些動作,來得有些太遲了……
御醫的失蹤,何進沒能掌握第一手訊息,可是他妹妹何皇后掌握了啊!
知道皇帝病重彌留、甚至還有打算令立劉協為帝,何進怎麼可能還會亂跑?未來,將會佔據青幽並冀四州的一代梟雄袁紹,這時就被何進推出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何進將‘請四世三公之後、袁紹,前往徐、兗二州徵集民兵,待他回來後他就會一同出發’這種冠冕堂皇的推出來後,即使是漢靈帝,也拿手握兵權的何進毫無辦法。
眼見自己大限之日已到,偏偏何進還滯留在洛陽,劉宏無奈至極。
迫不得已下,他也只能將此事交由當時他非常寵信的宦官蹇碩,之後便撒手人寰、駕鶴歸西去了。
彼時,受到重託的蹇碩,內心在興奮之餘也非常擔憂──現如今皇長子劉辯那個手握種權的舅舅、何進仍待在洛陽,要是不將此人除去,他怎麼可能順利擁戴劉協上位?
靈帝駕崩後,蹇碩原本是打算假借靈帝手諭,引何進進宮、並將之殺死的;可惜,蹇碩雖然想得很好,但他沒算到自己手下的司馬、潘隱與何進有舊,在有內鬼的情況下,識破陰謀的何進自然是果斷稱病、溜之大吉了。
而因著除掉何進的計劃失敗,本來想要立劉協之事,最終也只能不了了之。
想當然啦,當自己的親侄子劉辯順利登上皇位後,何進又怎麼可能不挾怨報復呢?
正巧,袁紹此時透過何進的親信張津建議,不如藉此機會除掉十常侍……
因為袁氏世代貴寵,何進在點了頭、同意了這個建議的同時,還厚待袁紹、袁術兩兄弟;之後,又引進了諸如逄紀、何顒、荀攸、鄭泰等東漢名士,做為自己的智囊。
此後,又是一連串的陰謀對算,過程過於繁複、在此略過不提。
總之,最後的結果就是蹇碩和董重被何進一方做掉,並且董太后也死於何太后的算計之中。
這個時間點上,何進一干外戚的權勢已經來到了顛峰,可以說在劉辯年紀尚幼的這段時間,他們想做什麼都可以不計後果。
然而,一切卻敗在了,何太后的婦人之仁、以及何進的一念之差……
因著張讓、舞陽君等宦官派的人遣人與何太后說情,所以何進沒有當機立斷的進行謀士們那清洗宦官的建議──這樣一來,結果便成了明明已經勝券在握的何進,這時卻落到了被宦官一派反殺的下場。
可以說,外戚的權位,成也何太后、敗也何太后!
彼時,身為何進部屬的袁紹一知道何進被殺,惡向膽邊生,立刻選擇進宮、將所有宦官進行地毯式清洗。
說實話,袁紹的這般清洗對於東漢來說,絕對能稱得上是好事一件,但他卻忽略了一個重點──在外戚、宦官干政多年後,直接將這些掌握權力的人全部幹掉,孤立無援的幼年皇帝會發生什麼事?
歷史,把這事說得很明白了,在沒有後手的情況下亂來,唯一的可能只會讓結果更壞。
東漢的另外一個暴君,董卓抓準這機會趁虛而入!
喜歡全息之幻想請大家收藏:()全息之幻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