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檸聽得她們說,才知道,婦女叫劉秀娥是村長的媳婦,眼前的小媳婦是剛嫁到朱家一年的薛金花。
婆媳二人來找安檸,就是前來問問,安檸在生活上可有啥需要她們幫忙的。
安檸熱情的將人給迎接到了院子裡,邊走邊說。
“沒啥麻煩,家裡也沒啥困難,我就是想知道,咱們鎮子在哪裡,我想著回頭去鎮上看看,買點東西。我們是從南安市那邊來的,你們可能都沒聽說過,因為距離太遠,好多東西都沒帶來,我想著去鎮上買點。”
劉秀娥手中提著的是一袋子的紅薯幹,放下來後,跟安檸說:
“咱們村子是離鎮比較遠的,要是走路去的話,得趕早去,回來的話都要下午了。”
“那麼遠啊?”安檸低聲問著,其實也沒指望劉秀娥咋幫她。
倒是薛金花直爽的說,“不遠,我家男人每天早上都去鎮上賣雞蛋,你想買啥,你就說,讓我男人幫你捎帶回來。看在韓工的面子上,也不會收你的馬路費的。”
安檸這就奇怪了起來。
這個時候,按說還是緊抓經濟的時候,外面的人都不敢這麼大肆的做生意,因為這些都是被貼上了標籤的,叫投機倒耙。
可是,他們這個村子裡竟然可以做,而且還是村長的兒子,竟然可以去鎮上賣雞蛋?
安檸帶著疑惑,沒多問。
劉秀娥跟薛金花也就是來這裡看了下,見安檸還沒吃飯,她們放下東西就先走了。
看著那半袋子的紅薯幹,倒是讓安檸嫌棄了南安市研究所裡的那個房子裡,堆在廚房角落的來還有一大袋子王桂芝給她帶過去的紅薯幹。
那時候是手裡有錢錢,吃喝也不愁,自然就沒用上。
可在這裡,如此惡劣艱苦的環境中,安檸想著,她還真是沒嫌棄,將紅薯幹收拾好,放到廚房去了。
剛才在跟劉秀娥說話的時候,安檸說起了孩子上學的事兒,新礦村倒是有個小學,可裡面的學生才十幾個,還是從一年級到五年級,總工才十幾個。
這裡就有一個老師,教學質量可想,肯定是一般。
但也不能不讓小穗上學吧,以安檸的文化程度是完全可以當老師的。
但是她要是當了老師,不但沒時間帶孩子,可能家裡的條件也難以得到改善,畢竟安檸當老師的話就不能出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她是沒想過去當老師的。
但小穗上學的話……
安檸想著,轉頭看向小穗,“剛才我跟村長媳婦說的話,你都聽到了,鄉下就那麼一個小學,條件艱苦,你是想在鄉下讀書,還是想去鎮上,你想去哪裡,嫂子都支援你。”
小穗直接毫無遲疑的說,“我要跟嫂子在一起,嫂子在鄉下,我就在鄉下。”
“那行,就按照我的想法來,你先在小學裡讀書,這一年多的時間你上學都沒穩定過,咱們先穩定下來,回頭等你成績提升上去了,我就送你去鎮上讀書,那時候知遇跟知憶也都上學了,我就去鎮上租個房子,咱們都在鎮上生活就好了。”
那個時候的話,就要多麻煩韓霄了,他回家工作要兩頭跑。
如此一來,買腳踏車是必要的了。
小穗聽著安檸的話,內心裡帶著幹勁兒,不知道為啥,只要嫂子說的,好像都是讓人喜歡的。
……
距離午飯這倆三小時候的時間,安檸也就是在家裡收拾了下,打掃了下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