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乾隆登基,弘晝對他從來都是唯命是從的,就是有些不同意見也只會在私下裡說,從未像今天這樣當著眾人針鋒相對。
弘晝盯著就問了一句:“皇上還要更進一步?臣弟不明白,皇上還要進到什麼地步去?”
“朕已經是皇帝,還能進到哪裡去?是國家,是朝廷還要更進一步!而且不止一步!大清的國號現在已經成了國家進步的羈絆!”
乾隆不疾不徐的娓娓道來:“拿下了西伯利亞,北邊的疆域就到頭了,現在拿下了日本,面向廣闊的大洋就暢行無阻了!”
“學部新繪製的《世界地圖》你們都常看的,整個世界還有那麼大的疆域。”
“如今咱們的國力遠遠的領先各國,正是開疆拓土、稱霸世界的好時機,難道就此志得意滿、止步不前?”
“我們的所作所為早已震驚了歐洲各國,他們必然會不遺餘力的奮起直追,等到雙方的差距越來越小,我們再做起來就難了!”
“當年蒙古人只靠著鐵馬彎馬就橫掃天下,我們如今有了如此先進的火器和戰船,如此強盛的國力,朕難道還不如幾百年前的鐵木真?”
“你們誰若是覺得乏了、累了,儘可以提出來,朕準你們辭了差事,回家去享清福,但朕是決意要一路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的走下去的!”
弘晝道:“皇上的宏圖大志臣弟鼎力支援,甘效犬馬!可這與改國號有何干系?大清的國號如何就成了羈絆?”
“朕問你,漢代了秦,為什麼沒人說反漢復秦?唐滅了隋,為什麼沒人說反唐復隋?”
“為何滿人入關以來,反清復明的聲音就一直沒停過?”
“難道真的是明末的百姓過得有多好嗎?不是!說到底是因為這裡面有個華夷之辨!自古就是華夏居中,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夷狄之人貪而好利,被髮左祍,人面獸心,其與中國殊章服,異習俗,飲食不同,言語不通……”
“你聽聽,從古至今的書上,哪有人說過夷狄的一句好話?”
“與俄國交戰時,朕專門讓人找出了當年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來看,開篇就是‘中國大皇帝欽差分界大臣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索額圖……’”
“後面還有‘明定中俄兩國邊界,以期永久和好……’這樣的語句比比皆是!”
“為什麼這裡不稱大清而要稱為中國?就是因為數千年的中華文化在世界各國已經深入人心!而大清在他們的心目中始終是夷狄之國!等而下之!”
“當年的聖祖爺心裡都十分清楚,而如今我們要征服四方,兼併各族,卻放著堂堂正正的中華之名不用,偏偏抱著產自於關外的大清國號不放手!”
“這不是自降身份?自樹藩籬?自找麻煩?與井底之蛙何異?”
“其實你們的心裡都清清楚楚,只是嘴上不說罷了,只有漢人的語言文字才有同化各族的能力,只有中華的國號才更容易讓各族百姓接受!”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