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風颳得這麼緊,天氣還會更冷,再有個十幾天,那冰層上人踩馬踏便一點問題都沒有了。”
“皇上所言極是,瞧著現在的天氣,那是一定的。”李侍堯道。
“你一會兒出去後便知會策稜手下的副將,讓他連夜做好準備,明日吃過早飯便拔營起寨。”
“向比斯克要塞進發,與策稜的兩鎮人馬會合,限他七日內務必趕到!”
“你再給策稜、傅爾丹、嶽鍾琪、張廣泗他們四個各寫一封信,就說是朕的話,定在十一月初九日卯正時分發起攻擊!”
“讓嶽鍾琪自行安排各要塞兵力結集的時日,就按既定的方略,由他和策稜那裡首先打響!”
“臣遵旨!”李侍堯道:“臣這就下去將幾封信件草擬出來,進呈御覽。”
“嗯,”乾隆道:“這幾封信至關重要,封好了之後差四個最得用的遊擊,各帶著一營人馬去,用最快的速度送到。”
“命各遊擊把信親自交到他們幾個手中後,讓他們當面拆閱,閱後即焚,然後親筆寫下收條給朕帶回來!”
其實嶽鍾琪早就已經開始了額爾齊斯河沿岸各要塞的兵力向鄂木斯克要塞的集結,只不過一切都是隱秘進行的。
自打那日從科布多城出來,一路上嶽鍾琪都沉默不語,顯得心事重重的樣子。
他把皇上的作戰意圖和打法仔細的想了又想,真可謂是費盡思量。
皇上的用兵方略雖然能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但也存在著一些風險。
決戰先從自己這裡打響,能不能快速的殲滅鄂木斯克要塞對面的敵軍是成敗的關鍵所在。
按照皇上的計劃,策稜的大軍在殲滅了比斯克要塞的敵人後,還要掉嚮往回走,去消滅烏斯季卡緬諾哥爾斯克要塞那三萬多的敵軍。
三萬多的敵軍,那不是三萬只蒼蠅,能是那麼輕易消滅的?
比斯克與託木斯克和鄂木斯克之間呈三角形分佈,離著都不是很遠,那裡的戰事很容易就傳到這兩個地方去。
如果策稜的大軍與那三萬多的敵軍纏鬥上幾天,鄂木斯克要塞裡的敵人首先就會對自己有了防備。
如果被他們發現了清軍在額爾齊斯河沿岸的兵力突然之間比他們多出了好幾萬人,驚慌之下,他們也許就會選擇撤退。
撤退的方向只能有兩個,一個是託木斯克,一個是更近一些的託博爾斯克。
若是他們選擇了前者,這三萬五千人的隊伍與託木斯克的大軍會合之後,那可就是一支將近二十一萬人的軍隊!
勢必給策稜和張廣泗他們聯手圍殲敵軍增加了極大的難度,到時候自己逃不掉“失機縱敵”的罪名。
若是敵人逃去了託博爾斯克據城固守,做足了準備以逸待勞,自己率著大軍尾隨而至,就勢必要打一場攻城戰。
託博爾斯克一百六十年前就建為城堡,是整個西伯利亞的行政和軍事中心,城防必然十分堅固。
若是有三、四萬人固守,絕不是輕易就能攻下的!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