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弘曉忙應道。
“皇上,”張廷玉道:“派去大玉茲和中玉茲的屯墾兵士及各級官員,還應當明確統屬才好。”
“戰事未完,不能讓傅爾丹和嶽鍾琪他們分心,”乾隆道:“先暫且由傅恆兼管著,將來再作移交。”
“正好那些人員都是伊寧城裡派出去的,一切的補給也都是北疆省裡支應的,讓他先管著也順勢些。”
“一應的花費先由戶部北疆分司墊付,待省裡將費用上報兵部、戶部核准後,再拿回去核銷。”
“主子,”鄂爾泰問道:“羅剎國如此蠻橫無禮,目中無人。”
“即使主子不願與其大動干戈,欲息事寧人,也似乎該有個交涉才好,不然彼方必會以為我軟弱可欺,怕是會得隴望蜀。”
“交涉是自然的,”乾隆對他道:“但就如和親王說的那樣,他們既然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決定出兵,就肯定不是交涉能解決的了,這不過是做出一個姿態罷了。”
“所以也不必操之過急,讓傅爾丹到了圖爾蓋河西岸後,先建好了要塞,站穩了腳跟,然後再派人送書信到羅剎國軍中,與他們交涉。”
“同他們講,從瓦剌部到準噶爾部,衛拉特蒙古同哈薩克打了一百多年。”
“在這期間羅剎國除了背後慫恿、使壞,賣給準噶爾武器賺錢,向涉及的各方都坐收漁利外,沒向哈薩克派出過一兵一卒。”
“若不是策妄阿拉布坦和噶爾丹策零父子兩代人打得哈薩克人一潰千里,磨破了腳板逃亡,小玉茲的阿布勒海爾汗會向他們羅剎國投懷送抱?”
“哈薩克三帳的疆域大都已經被準噶爾攻佔了,衛拉特蒙古各部本就是我大清的藩屬,是準噶爾部犯上作亂,聚眾反叛。”
“現在我天朝大軍已經平定了叛亂,那準噶爾佔領的地方自然就應當劃入大清的版圖。”
“勒令羅剎國遵守之前與準噶爾的邊界,退回到奧爾斯克去,則兩國依然可以和睦相處,經常往來。”
“若是以為自己國力強盛,就可以蠻不講理,一意孤行的話,將來發生的一切後果都要彼方來承擔!”
“讓他們轉告那羅剎女人,若是將來後悔了,可別怪朕沒事先提醒她!”
弘晝道:“正如皇上所說,這交涉就是一個姿態,是應景兒的事兒,臣弟敢斷定羅剎國那女人必然不為所動。”
“這個朕也想到了,”乾隆道:“不是說過把那些地方給他們了嗎?她不為所動就儘管讓他們佔著去。”
“先把咱們自己的事幹好,兩疆加上西域現有的地方也足夠下一番大氣力去經營了。”
“屯墾軍團的新軍制也有些模樣了,傅恆和班第都有摺子上來,說這新軍制相較於舊軍制確有很多好處,還一一的作了列舉。”
“他們的摺子已經發回到軍機處,弘曉和訥親你們下去後找到細細的看看,然後你們兩個分頭去一趟吉林和烏里雅蘇臺。”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