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就將南坤府的知府、同知,南坤縣的知縣、縣丞等一干官員都任命下去,以後管理百姓就是他們的事了。”
“中丞大人,”見他說完,何志遠道:“吳中堂自泉州回京前,還特地交待了皇上的一道口諭。”
“因有旨意,要在澳省登陸後才能向兩位宣諭,所以我這時才能說。”
“哦?”兆惠聞言立即正色道:“子丹請講,我等恭聆聖諭。”說罷與阿桂兩個人恭恭敬敬的向北站了。
“中丞大人不必如此,”何志遠忙拉過了他們倆個道:“想必是皇上知曉自本土到澳省萬里迢迢,一路上風險莫測,有些話說早了也是無益,所以才讓我登陸後才告訴你們兩位。”
“皇上說,我們到了這裡後千頭萬緒,事無鉅細都很重要,但最要緊的還是缺人口,人口少了任事也做不成。”
“而陳中堂那裡還有許多報了名的百姓在等著,這就需要很多船把他們運過來。”
“建這樣一艘大船不僅需要時日,耗費也不少,因全力保證遠洋水師所需的戰船,至今臺灣和東海的水師都沒有幾艘這樣的船,現有的戰船很難出海作戰,都急需更新。”
“而我們這裡的幾百艘船又閒置著,所以必須儘快的運轉起來。皇上的意思是讓我們抓緊把戰船駛回本土一些,裝上百姓再回來。”
“這個我也曉得,”兆惠道:“可是總不能讓這麼多船都空駛著回去吧?若那樣,咱們沒有臉面事小,掃了皇上的顏面才是要緊的。”
“自然不能空駛回去,得裝滿了貨物才行,這也是皇上口諭裡的話。”
“裝貨物?裝什麼貨物?”兆惠略一思索,頓時恍然大悟道:“我在澳省的礦產分佈圖的標示上看到,南坤這裡的礦產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個金字,是不是皇上讓我們裝金礦回去?”
“中丞大人所言一絲不差。”何志遠道。
“這確是一個好辦法,”阿桂道:“金礦石沉重,用不了多少就能載滿了一船,冶煉是來不及了,只能裝上礦石回去了。”
“對,旨意裡也是這麼說的,命我們甫一登陸,立即派出人手去四處踏勘,找尋金礦。”
“待找到了礦脈,建房造屋的事情差不多也完了。然後在推進其他事務的同時,調出足夠的人手開採金礦,裝滿了五十船的礦石就啟程北上回泉州。”
“好,遵照旨意去做,一時也不能耽誤,”兆惠斬釘截鐵的道:“明日命兵丁們將腰刀配給工部差來的那幾千工匠,再教會他們使用火槍,每五人配上兩枝。”
“讓工匠們不用做別的,就只是四處撒開了找尋礦脈去,因為兵丁們要建房修路,騰不出人手來護衛他們了,只能讓他們自己小心了。”
“中丞大人慮事周詳,如此措置就妥貼了。”何志遠道。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