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上,東印度公司當局拘押了爪哇前總督瓦爾庚尼爾,但就像我們之前預想的那樣,他們說是華人煽動作亂在先,東印度公司是被迫自衛。”
“臣當即質問道,你們帶著武器闖進華人的家中,對手無寸鐵的民眾肆意屠戮,有這樣自衛的嗎?”
“彼方狡辯說,這些人明面上是普通民眾,暗地裡與城外作亂的華人相互串通勾結。為防著他們裡應外合,不得已採取了行動。”
“卑鄙之極!”乾隆重重的將茶盞墩在几案上,憤憤的道。
潘啟見皇上再無話,遂接著說道:“彼方絕口不提賠償,只說當時在混亂當中也許會誤殺了一些無辜的人。雖然事出無奈,但他們願意給予一定的補償,臣遵皇上旨意未予答覆。”
“依臣看來,他們是斷定了我國不會遠渡重洋去與他們開戰,所以才敢如此蠻橫囂張。”
“臣抖膽揣測聖意,不要彼方的賠償,是為日後討要說法預留地步。既然朝廷目下暫無意向彼方討要說法,似應該下令中止朝廷與荷蘭的一切貿易往來。”
“如此不僅可對百姓略作交待,更向荷蘭方面表明我國的態度,也暗合了將來再討要說法的意圖。”
“你說得不錯,”乾隆道:“吳鏡湖也是這樣的意思,再加上一條,將國內所有的荷蘭人驅離。”
“東印度公司方面拒不交出巴達維亞城裡登記的華人名冊,謊稱已經在大火中焚燬,所以無法統計出被害華人的確切人數。”
“臣使手下買通了曾在東印度公司做雜役的爪哇人,據他說在乾隆五年初時,東印度公司當局登記的巴達維亞城華人總計有一萬一千餘人。”
潘啟接著道:“後因東印度公司對華人屢屢的迫害,有一些忍受不了的人離開爪哇去了別處,目下巴達維亞城裡的華人已經被屠戮殆盡,估計人數總在一萬上下。”
“除了荷蘭人以外,還有他們掌控下的一些僱員和奴隸也參與了屠殺,這些人都是當地人,但因當地民族眾多,也實是難以釐清。”
“這事朕也想過,不能再去追究當地幫兇了,那樣勢必引起當地各民族的仇視,從長遠看於我殊為不利。冤有頭債有主,朕將來只衝荷蘭人說話!”
“皇上,”潘啟道:“據臣所知,巴達維亞城外還散居著一千餘華人,臣一直在想,朝廷要不要行文給荷蘭方面,嚴令彼方不得再有傷害華人的行徑?”
“還是不要,”乾隆道:“如此一來,豈不是讓彼方以為我們原宥了他們這次的所為?斷絕貿易,驅逐他們的國人,已經表明了我們的態度,諒他們也會有所顧忌。”
“一千餘華人對他們已經構不成什麼威脅,而且城外的華人遠不如城裡的華人富裕,沒有什麼財貨可圖,東印度公司不太可能因為他們再繼續與我國交惡。”
“就按方才所議,你和吳鏡湖與相關的軍機大臣、各部的堂官議過後就行文吧。”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