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時到泉州下船後,將事情經過詳細寫個摺子奏進來給朕看,然後放你一個月的假,就便回去把全家老少都接到京裡來。”
“去年就讓你寫信跟家裡說好,朕著福建地方上禮送他們來京師,可是一直不見你回話。見你整日裡忙得昏天黑地的,朕就沒忍再催你,卻始終在心裡記掛著。”
“趁這次到了家門口,定要把這事辦了,你離家這麼久了,也該一家團圓了。”
潘啟道:“皇上萬幾宸翰,日夕為國操勞,卻還記掛著臣家裡的瑣事,讓臣不知該說什麼好。”
乾隆接著道:“接了家眷後,回到泉州找陳宏謀,朕的信裡已有旨意給他,著他安排一艘船,調些兵士護送。”
“再由南洋大臣衙門出個勘合,就可以將船直接開到天津碼頭。這樣,雙親也可少受些車馬勞頓。”
潘啟聽了,頓覺胸中一陣酸熱,喉頭都有些梗住了,忙站起身來拱手道:“謝皇上恩典,請恕臣不敢奉詔!”
“為何?”
“承蒙皇上賜假還鄉,已經是格外的恩典,臣怎敢再假公濟私,用朝廷的船載自己的家眷?還要破了兵部的章程駛入天津碼頭,臣不敢!”
“朕說使得就使得,”乾隆微笑著道:“南洋大臣衙門在泉州與天津兩地常有船隻往來,載上你一家人又有什麼打緊?”
“你為國家盡心盡力,你的家眷就當得起這份殊榮。你們這些人常年為朝廷的差事四處奔波,與家人本就聚少離多,但凡有了時機,朕就巴不得每個好臣子都能忠孝兩全。”
“這是朕的旨意,你是不得不奉詔,萬事有朕給你做主,不必在意別人的說法。就這樣定了,不要再辭了,跪安吧。”
潘啟“撲通”跪了,聲音顫顫的說道:“臣代全家老小叩謝天恩!”說話間,眼淚已經滴到了青磚地上……
陳宏謀的南洋大臣衙門十月初就已經開衙理事了。
潘啟一行在膠州港坐船到了泉州,下了船,讓碼頭上的人帶著到了南洋大臣衙門來見陳宏謀。
因旨意是給陳、何兩個人的,陳宏謀不敢獨自拆看,差人快馬去請來了何志遠,二人一起拜讀了。
接旨後,兩個人不敢怠慢,立刻忙碌起來,馬不停蹄的調集戰船,整訓官兵,配發武器,籌集所需一應物資。
福建水師提督已經按照軍機處和兵部的命令把所屬的精銳共計兩萬三千多人拔給了何志遠,所以他手下的兵士是現成的。
南洋大臣衙門開衙理事後,不僅將造好的新式戰船全部接管過來,還奉命接收了大量的倉庫,用來儲存一應物資。天津港半個月前剛運來了一船武器彈藥,正好派上用場了。
潘啟也沒有閒著,把手下人都撒出去,四處訪聽有沒有爪哇那邊回來的人,如果有就一定請到驛館來,詳細的詢問巴達維亞城裡發生的事。
事件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以及當下那裡的情況和東印度公司當局的態度等等,事無鉅細,都要認真的問個明白。
五日後,潘啟及隨從等一行人在三千水師官兵的護衛下,乘坐十艘新式戰船,向爪哇出發了。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