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次見到工部尚書陳世倌就拉住不鬆手,軟磨硬泡的催促兩院的建造進度,後來直弄得陳世倌見了他都躲著走。
好不容易熬到了五月,兩院新址有一半的房屋完工,經請旨,明安圖將散落在城內各處的人馬提前搬過了園子裡。
九月裡,兩院所有房屋終於全部完工交付學部,明安圖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本就是欽天監出來的,擇個良辰吉日奏給皇上,定下了搬遷的日子。
正日子這天,皇上親率皇后、愉貴妃、眾王公以及在京五品以上臣工同去園子裡,那場面比京師大學堂成立時還熱鬧了許多。
忙完了搬遷的事,大家都鬆緩了幾天。這天后晌,吳波、陳世倌、明安圖與潘啟四個人興沖沖的來到養心殿,進了西暖閣行禮時,仍掩飾不住滿臉的笑意。
乾隆今天心情也不錯,看了幾個人的表情,笑著調侃道:“你們幾人好歹也是朝廷大員,揀到什麼寶貝了?這麼沒見過世面的傻笑,說出來讓朕也樂一樂。”
吳波在同僚中素以為人謙和著稱,因而人緣極好,他忖著憑自己和皇上的關係,犯不著和他們搶風頭,遂笑而不答,示意明安圖來說。
明安圖心領神會,轉向乾隆笑著拱手道:“回皇上,真是比揀了寶貝還讓人高興,臣喜不自勝,君前失儀了,先向皇上請罪。”
“先說說,若真是值得高興的好事,便恕你無罪。”乾隆也笑著道。
“昨日工部和學部的人知會了臣,臣便約了吳中堂他們午飯後一起去看了剛研製成功的紡紗織布的機器。”
“原本也知道這機器定會強過手工織機不知道多少,誰知一看之下,仍是喜出望外!那蒸汽機帶動著若干個機器一起運作,看得人眼花繚亂。”
“這邊機器上的紗線一錠錠的紡出來,將紡好的紗錠裝在織布的機器上,棉布就一點點的織出來了,簡直抵過了千百個工人。”
“織出的棉布平整、挺括且成色一致,絕不似手工織布,因匠人的技藝高下不一而參差不齊。”
“說起高興,潘侍郎更勝過臣呢。”他喜形於色的說罷,便笑著看潘啟。
潘啟也笑著拱手道:“明尚書所言不虛,臣確是打心眼兒裡高興。據臣所知,這樣的紡紗織布機器,歐羅巴洲也沒有一個國家能造出來,更不要說南洋那些地方了。”
“這機器紡紗織布,不僅速度快,而且不知疲累,可以晝夜不停,產量比起手工生產來,不可同日而語。”
“這樣成本自然就下降了許多,市面上的價格也會大大下降,只怕我們賣的價格,比他們手工紡織出來的成本還要低些。”
“以前都是西洋人買我們的綢緞,我們買他們少量的布匹。以後,別說中國人不會再買西洋商人的的布匹,只怕他們要反過來買我們的了。”
“又多了一個賺西洋人銀子的門路,臣自然是高興!”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