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麼意思?”芷蘭覺出了不對勁:“你是故意不想現在造出這樣的炮,是吧?”
“你猜對了,”乾隆把聲音壓得更低了:“說這些都是機密,那是應付外面的人呢,在軍中和官場上,哪有什麼秘密可言?”
“你這裡今天造出了最新式的後膛炮,不出一個月就會傳到兆惠他們的耳朵裡。”
“差人家萬里遠征,明明有了最新式的火炮,卻仍然讓他們裝備著舊式的,而且帶去的製造火炮彈藥的機器也都是舊式的,他們心裡會怎麼想?”
“所以明年三月前,這種火炮不能造。”
“我懂了,原來你連兆惠他們也提防著?”芷蘭有些吃驚。
“我不是提防兆惠他們,我是提防著人的本性!”乾隆的語氣中帶著無奈:“離著本土萬里之遙,那樣一片大好江山,對人是多大的誘惑?這個你也懂的。”
“所以,不止是澳洲這一個地方,以後再打下來的所有海外領地,武器裝備都要比本土精銳部隊所配備的落後一代!”
“這樣,不僅不用怕我們自己派出去的將領生出二心,就是萬一哪個地方被強敵奪了去,我們也有能力再把它搶回來。”
“這些話只能說給你聽,但是你和明安圖他們,確實任重道遠,科研工作一天都不能停下來,花多少錢都在所不惜。”
芷蘭道:“按照你原來的要求,海外作戰軍隊所裝備的武器本就要比其他國家當下的超出一代。若是這樣說,那本土裝備的豈不是要比別國超出兩代?”
“對,是這樣。”乾隆答道。
“這不可能!”芷蘭斷然道:“這種先進的技術是每個國家都夢寐以求的,只要一問世,沒有多久的保密期。”
“以目前歐洲國家的生產力,要仿製這些不是很難的,所以你的這種構想怕是很難持久。”
“這個我知道,只要這種優勢能維持十幾二十年,那時的技術比現在又會有了一個很大的飛躍,製造武器的投入也會更大。”
“到那時咱們的國力已經遙遙的領先世界了,就可以用科技的領先和強大的經濟實力這兩個手段來繼續保持這種優勢。”
“越是尖端的武器,研究、製造和維護越需要巨大的投入,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別說很難研製出來,就是有了技術,也未必造得起。”
“省吃儉用的造出一星半點,形成不了規模,沒有多方的協同,一樣也是個沒用。所以,國與國之間,拼到最後,拼的就是綜合國力!這才是我們最大的底氣!”
芷蘭再沒說話,顯然,他是對的。
奧布里·約翰遜公使在廣州的時候,會見了一些英國商人,這其中有人向他報告了一個情況。
在廣州幾家大的造船廠裡,都在造一種排水量約一千噸的戰船,民用的商船和漁船都已經停造好久了。
而且這種船不是廣東常見的廣船,而是福船,聽說船廠裡的工匠好多都是福建人。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