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呵,說少了,朕讓戶部根據各省的情形大概估算了一下,至今年六月,全國的人口至少有一萬萬又三千五百萬。”
“啊?”吳謙著實吃驚不小:“臣真想不到,只這十幾年光景,大清的人口增長了這麼多!”
“這全賴先帝爺推行攤丁入畝的新政,皇上以仁德為本,勵精圖治,才使得國泰民安,人口滋繁!”
“可是,朕還不甚滿意。”乾隆正色說道:“關外封禁已經開了幾年,國家又沒有什麼戰事,糧食出產逐年增加,已經有能力養活更多的人口。”
“國家未來也確實需要更多的人口,現在這些還遠遠不夠。所以朕想問你,若要讓人口多起來,都有些什麼辦法?”
“回皇上,”吳謙思量著道:“這只是臣的一己之見,若有偏頗失當處,還請皇上恕罪。”
“臣以為辦法主要有二,一是繼續與民休息,酌情蠲免錢糧,讓百姓日子好過了,生下娃養得起,那娃娃自然就多了。”
“二是……”他猶豫了一下,乾隆鼓勵他道:“但說無妨。”
“二是讓百姓都看得起病,減少青壯年因病致死的人數,自然也會增加些人口。”
“說對了,”乾隆道:“你說的第一條,朕已經在做了,以後還將接著做下去,找你來,就為這第二條。”
“不但要讓百姓看得起病,還要儘量少生病,不該要命的病儘量都治好,產婦生產時少出些事情,疫病少些流行,這些都能增加人口。”
“身子骨好一些,生病少一些,人的壽命就會長一些,這不只能增加人口,還是天底下最大的善舉!”
吳廉道:“皇上所言極是,只是……只是眼下做起這些來,怕是頗有難處。”
“有哪件大事是容易做的?若是遇見難處就裹足不前,那就什麼事也做不成了。要想做到這些,就需要你們這些醫家來出力了。”
“皇上,臣等身為太醫院的御醫,只是奉命為皇家及王公大臣醫病,只怕對此事有心無力呀。”
乾隆道:“孟子曰: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不止是朝臣,百姓何嘗不是如此?國不知有民,則民不知有國。”
“朝廷不能再只想著王公大臣了,也要到民間去憐貧恤苦,救死扶傷。”
“所以朕要在朝廷新設一個部堂,就叫醫部,把太醫院變為醫部的一個清吏司,就叫御醫司。”
“醫部不僅要建在京師,將來省裡要建醫務司,府、縣裡要建醫務署,從部裡開始,一級一級的管下去。”
“不僅要開設官辦的醫館為民治病,還要教百姓健體防病,預防疫病,再復責稽核督查民間的診所、藥鋪,查辦庸醫假藥害民之事。”
“這樣一來,你是不是就可以用自已的醫術造福百姓了?”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