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你放心,朕既然決意要建這個商部,必定要提前為它掃清障礙,這個先不去說它。”
“你這個戶部郎中第一件差事就是去天津,以戶部的名義先把天津海關建起來。目前通商的四口都在江南,北方一個沒有,這不成。”
“以後新建的海關,內務府的人一個也不能用,你先從戶部借一些人,再去學部找明侍郎,就說朕的意思。”
“過了年,京師大學堂第一批學生也該畢業了,你和明安圖籌劃一下,招一些人到天津海關上。”
“等天津的差事辦好了回來,商部的事就要你擔起來了。”
“皇上,”潘啟拱手道:“臣驟登朝堂,人微言輕,哪能擔得起這麼重的擔子?只怕要誤了大事。”
“你也不必自疑,這商部本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衙門,千百年來重農抑商。廟堂之上王公大臣,皓首白髮者倒是不缺,哪個懂得這些?”
“朕自會給讓人給你撐檯面,敲鑼鼓,只是這戲還得你來唱。你只管放膽做去,朕不會看走眼,你定然能成!”
“如此,臣再無話說,只有拼死效力的份兒了。”
“好,就這麼說定了。朕把內務府一處三進的院子賞你,連同四個使喚丫頭和一些安家的銀兩,一會讓孫靜帶你去認認門兒。”
“明天你就可以從怡親王府搬出來了,置辦一些家當,備些年貨,安生的過個年。年後遞牌子進來,陛辭後就去天津。”
潘啟激動得臉頰微紅,起身伏地叩下頭去:“臣謝皇上隆恩!”
第二日用過早膳,乾隆和芷蘭坐上了十六人抬的大輿轎,在幾十名侍衛和二百名護軍營兵丁的扈從下出了宮,向學部衙門而去。
至學部衙門住了轎,孫靜剛一掀開轎簾,一股凜冽的寒風吹進溫暖的輿轎裡。
兩人下了轎,早就候在門前的明安圖帶著身後幾十個官員“呼拉”跪了,齊聲道:“恭請皇上聖安!恭請愉貴妃金安!”
“起來吧,”乾隆微笑著道:“各衙門都封印過年去了,若不是有要緊的事,也不會特特把你們找來。”
明安圖拱手道:“皇上為國事尚且不避風寒,臣等些許微勞不足為道。”
“好,那就忙完這半日,咱們君臣各自迴轉,準備過年去。明安圖,前面帶路。”
“遵旨。”明安圖在前面引導著皇上和愉貴妃進了學部衙門,眾官員在後面跟隨。
從前堂的北門穿過去,就是學部衙門的後院了,走不多遠,來到一排庫房前。庫房的大門洞開,門前站立著一排兵丁,見聖駕到了,齊刷刷的打下千去。
乾隆叫起,腳步卻未停留,徑直走進了庫房裡。庫房裡燈火通明,很是寬敞,中間一溜擺著陳宏謀從英吉利國運回來的幾十口大木箱子。
乾隆指著木箱吩咐道:“都開啟,開時千萬小心,別碰壞了裡面的物件。”
明安圖一擺手,就有手下官員指揮著兵丁,拿著傢什開始小心的撬開木箱。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