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邊城伉儷 > 第90章 奔向朗溪

第90章 奔向朗溪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東京風華 始皇爹非要我一統江山 寄錦書 建安幻 枕佛 清穿之康熙皇帝小青梅 迫與楚王解戰袍 那邊的鬼你擋著開店了 假面之罪 偷偷 別和死對頭假戲真做[娛樂圈] 變成太監後暴君聽見了我的心聲 噠宰是啾也的喵 四魂之玉的英雄之旅 大佬們今天被壓了嗎? 夫郎是瞎眼美人,有小心機怎麼了 如煙如汀abo 對方辯友是我男朋友 帶炮灰夫郎做開國皇帝 強娶病態反派後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按照基叔的計劃,今天又要出發去外面走走,主要目的是去那侗鄉銅鼓縣,據芙蓉樓有關資料說明,那裡被稱作“南楚極地”,更有一條百裡侗文化長廊。芋頭、下xue、橫嶺等一處處侗寨依山傍水,連綿相望;回龍橋、普修橋、蘆笙橋等一座座氣勢如虹的風雨橋跨河越溪;馬田鼓樓、陽爛鼓樓、牙上鼓樓……一幢幢形態各異的鼓樓矗立村前寨中。

特別是侗文化,在這裡有著集中的體現。以多聲部合唱的侗族大歌,成為大唐音樂的一支奇葩。侗族的刺繡、侗錦、銀器、竹器、藤器、印染等民族工藝品和服飾,也都充分展現了侗族人民的聰明才智。

瞭解侗文化,體驗侗文化,就是這次旅行的最主要目的。

基叔仔細地看了地圖,這次去侗鄉旅行的路線,很明顯需溯渠水而上,經朗溪鎮、三江縣、誠州,到達銅鼓縣。這渠水又稱朗溪、亮江,是沅水五大支流之一歷史上所說的“五溪”之一),發源於銅鼓縣與桂省的邊界處,流經銅鼓縣境內的大部分地區、誠州、三江縣和朗溪鎮,在朗溪鎮下游五十裡的龍標與沅水彙合。

昨天傍晚,五哥已經根據基叔的提議,跟車主打了招呼,所以車主一大早就來了,大家在明月樓吃了早飯,打點行裝,一行六人乘上馬車出發了。

到了前面不遠處,六人同馬車一同渡過沅水,踏上清水江下游直通朗溪鎮的大道。大家回過頭來,隔江而望,只見房屋密密匝匝一片,中間一座不太高的山,車主說,那就是龍標山,龍標就因為那座山而得名。其實基叔在一本龍標地方誌中已經看到過,龍標這地名幾經變更。早在西漢高祖五年,在這裡設定鐔成縣,後來先後用過“舞陽縣”、“潕陽縣”,直到梁朝時,以城東有龍檦山,故改潕陽縣為龍檦縣。本朝貞觀八年,改龍檦縣之“檦”為“標”,“龍標這地名才算最後定了下來。

大概走了四五裡路,車主指著河兩岸的一些山說道:“你們看,這地方都是龍標一帶有名的旅遊景點,這邊這座山叫‘金牛’,這裡有個金牛村,與柳溪、桃源二個村子相鄰,它的對面是金鬥寨;那邊有一個較大的山寨,叫‘金鬥’,就是金鬥寨;從金鬥寨翻過一個小山坡,下面又是一個村莊,那村莊由於形狀像一隻大公雞,所以叫著‘捕雞沖’,又叫著‘金雞’。”

“這地方的地名都有意思,金牛對面望金鬥,更有金雞在後頭。以後有時間來慢慢細看。”環兒的興致又來了。

馬車一路急奔,不知不覺已過了四五十裡。車主道,前面就是朗溪鎮,遠遠看見河岸似乎一片繁忙,人來人往,好像在製作什麼;河畔木排連綿,河岸上也堆放著大堆大堆的木材。“這裡堆放這麼多木材做什麼用呢?”幾個人都這麼想著。車主看見幾位都注目看著河岸的木材,大聲說道:“你們不知道吧,那裡有一個很大的船廠,那些木棚都是船廠工匠的住房。你們看,那裡有兩只船正在總裝呢。清水江流域就這一家船廠規模最大。據說這家船廠是一個叫侯永財的人開辦的,從侯永財開始辦廠,至今已經有四五十年了,船廠規模越來越大,使這裡已經成為清水江流域著名的木商中心。”

車主關於船廠的故事未說完,馬車已經離市鎮不遠。忽見前面大路旁邊有一棟廟宇,廟宇的門口有很多人,裡面似乎還在唱戲,好熱鬧的樣子。環兒和三妹子聽見裡面唱戲,想去看看,基叔由於研究五溪文化,對這些民間藝術特別關注,也想去看看,於是車主一聲“禦”,馬車停了下來。

一行人來到廟宇門口,只見廟宇門的上方題著“楊公廟”,兩旁一副對聯,寫的是:“保一方清泰,佑四季平安。”廟宇正廳,有全身鍍金楊公塑像。廟宇四周的牆壁上,畫著楊公騎著戰馬與敵軍交戰圖。靠近門口,有一位老年婦人,面前一張桌子上擺著一疊畫,環兒一看,原來全是剪紙畫。就聽得那老婦人問道:“姑娘買畫嗎?楊公呢,買張回去貼在門上,可以保你全家平安呢!”環兒笑笑,拿了一張。

旁邊一位姑娘笑道:“戴老婆婆的畫遠近聞名,她的畫靈驗著那!大家都愛買她的畫。”基叔心想,原來這老婦人叫“戴老婆婆”,還是一位名聞遐邇的剪紙藝術家,以後寫這方面的文章得寫上一筆。

廟內左側搭一高臺,臺上正在唱戲,有演員二人,一男一女,化妝跟辰河高腔的小生和小旦差不多。這時右側的一群觀眾正在聽一位老者給那一群人輕聲地講述劇情:

“這孟姜女跟範杞良本是一對恩愛夫妻,秦始皇帝徵民夫修長城,弄得孟姜女跟範杞良一對恩愛夫妻活活被撤散。後來範郎因生病不能幹活,被監工軍爺將身體築於城牆之下。孟姜女看到天氣寒冷,給範郎千裡送棉衣。哪知道在路上聽到這個悲慘的訊息,悲痛萬分,親自來到長城尋夫。她對著長城大哭三聲,長城一下崩塌了,範郎從長城底下站了起來……”

那位老先生的講述很生動,臺上的演出也很感人,有幾位女人已經在流眼淚了。原來臺上那一男一女演的正是孟姜女跟範杞良夫妻倆生離死別的場面。

離開了楊公廟,馬車沿著朗溪鎮城外的道路走。環兒又拿出那張剪紙畫反複欣賞。忽然環兒又提出了一個問題:“這楊公究竟是什麼神靈?怎麼以往沒聽說過?”

“怎麼沒聽說?龍標也有楊公廟呢,只是你平日很少走動,所以不知道。”三妹子這麼說。但馬車老闆的故事又來了,關於楊公的。

“這楊公菩薩在五溪一帶與黔東南接壤的廣大地區,沒有一個人不知道。這位威鎮一方的神靈,在人們心目中無比神聖與崇高。在楊公面前,人們頂禮膜拜,祈求他賜給吉祥平安。楊公本名楊漱,就是這裡朗溪人。因帶領百姓鏟除地方惡霸強人,維護百姓安寧生活,後來又與官軍作戰有功,死後被封為神。後又被尊為鎮江王,成為保佑江河上的人平安的河神。在楊公家鄉,流傳有楊漱用紙人、紙馬與朝庭官兵打仗,寡不敵眾,被官軍削掉下巴而死的故事。後來,為紀念楊漱,便把原來的青木村改為今天的朗溪鎮。楊漱埋葬在朗溪的豹霧山下,並修建了楊公廟。後來各地陸續修建了數以千計的楊公廟,以常年祭祀。民間有詩寫道:‘各縣修座楊公廟,年年月月顯威靈。朗溪修座楊公廟,歷來巫岡並盛行’。每年五月端陽日,沅水各地楊公廟均由巫師主持慶廟祭祀,塔臺唱戲。有些地方,唱戲常年不斷。”

馬車老闆的故事對於基叔來說很有用,因為基叔覺得這些就是民間文化的第一手資料。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天降萌寶:帝國爹地霸道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