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是:名來利往,世事皆是虛妄
下聯是:寶去珍回,人道不乏實常
中間是一個大大的牌匾,上書“名寶齋”三個大字。
名寶齋,既然叫這個名字,其實也是有經營不少珍貴的文玩字畫,也有很多人來這裡淘些寶貝。
裡面陳列著各色收藏的文玩字畫,包括一些古代的瓷器,名家的山水。
進門是一面大大的屏風,屏風分為幾扇,上畫著仙鶴、池水、鯉魚,花鳥,將大堂分為左右兩門,一方面從風水上來說,這叫做財不外流,用屏風來擋住內景,不讓裡面的財氣走掉;另外一方面,從視覺上來說,形成一個曲徑通幽的效果,讓人們一眼看不到裡面,但是又對裡面的東西産生好奇;
還有最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用來區分對丹青師的需求的人和丹青師,一個是買家,要來這裡僱傭丹青師,一個是賣家,丹青師來這裡看是否有合適的工作,可以接取。
如果是賣家,則從右側進,如果是買家,則從左側進。
左右兩側各有一排列櫃,從入門開始的第三個立櫃上,各有一排毛筆,用一個筆架陳列起來,順序的第三支上,刻有一個字,來人需要用這個字來問相應的暗號,接待者也會以暗號作答,如果兩者對應,接待者就會把來人領到地下,做真正的丹青師相關的交易。
然後相關的人就會拿著這支筆下樓來,進行一個登記,而筆號,其實也就是之後的買賣雙方的一個對應編號。
為了給客人保密,名寶齋接受和發布任務的時候,都會用代號來稱呼雙方,這樣也能防止一些陰謀或者仇殺的行為出現。
買家在發布任務之後,需要將酬金的一定比例給名寶齋,名寶齋也會對任務難度進行評估,制定相應合理的價格。
筆被用掉以後,名寶齋的人會立刻在架子上加入一支新筆,每次筆上的刻字都不一樣,相應的暗號也不一樣,這也是為了防止誤接一些誤打誤撞進來的普通買家。
……
這一天,名寶齋來了兩個奇怪的客人。
其中一個寸頭,穿著白大褂,另外一個女的穿著一件黑風衣,臉上帶著墨鏡。
寸頭從左側進,看了一會兒店內的字畫,就慢悠悠走到第三排立櫃處,然後用手指撥弄著上面的毛筆。
名寶齋的老闆是一個穿著旗袍的女人,三十來歲的年紀,一身紅色金邊開襟旗袍,上面鏽著一條修長金龍,從衣領處蜿蜒而下,直到下擺岔口處,龍身貼合著女人的線條,顯得玲瓏有致而又有一種天然的王者之氣。
道上的人都知道這個女人,姓什麼不知道了,但是知道她的名字叫椿,所以一般人也會稱呼她為椿姐。
從白大褂一進門開始,椿姐就已經注意到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來人算是熟人。
“唐禮,你走錯門了吧?”椿姐走出來,右手上捏著一把摺扇,扇面沒有展開,但是從留縫處大概能看出墨跡流淌的筆意,一看就知道是一副了不得的書畫名品。
之所以說他走錯門了,是因為唐禮之前都是殺手,是接取任務的,應該從右側進,而他卻從左側進,這是一個買家的行為。
唐禮沒有說話,認真看了一下第三支毛筆上的刻字。
上面刻一個水字,然後下刻一行小字:心源長流。
“老闆,我想買歐陽詢的書法。”
椿姐先是一愣,認真地看了一會兒他的臉,確認他沒有開玩笑,才接下一句:“歐陽詢的書法恐怕藏品不多了,不過這裡有一些王羲之的真跡,不知道你想不想看看。”
唐禮點點頭,用手做出一個“請帶路”的手勢。
“請跟我來。”
椿姐嘩啦一下開啟摺扇,將扇子遮面笑了一笑,然後將摺扇收到身側,向前邁開步子。
唐禮看了一眼她的背影,也快速地緊跟在她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