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成了東岸霸主後,鄭飛躍就覺得自己的生活悄然發生變化,以前那種四海為家、說幹就幹的日子再也不返了。
每天除坐“辦公室”處理公務之外,就是琢磨丞相等人的秘密,然後透過各種手段去搜集線索,跟玩拼圖遊戲似的。
人生啊人生,沒有了激情和熱血,還叫人生嗎?
感慨中的鄭飛躍,將已被“強制關機”的好兄弟丟在腦後,仔細思索自己得到的新一塊“拼圖資訊。”
他的懷疑沒有錯,自己這個種子的身份,實則是地球媽媽的授意,至於那顆丹藥……也不過是一顆披著丹藥的皮而已,地球媽媽想讓它是什麼,它就是什麼。
這種感覺很糟糕。
無論是系統的升級改造,還是借用丞相的手將自己改造成“王種,都證明地球媽媽已經逐漸強勢起來了。
這種強勢既體現在明處,又體現在暗處。
事實上,若非鄭飛躍意外從顏如玉那裡“敲到了”天羅霸體的修行功法,怕是他還矇在鼓裡面。
當然,也可以說地球媽媽無意隱瞞,否則丞相的那張紙條裡不會留下那麼明顯的破綻,什麼天縱之才,騙得了自戀的,卻騙不到聰明人。
如今這層窗戶紙算是捅開了。
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擺放著一份調查報告,是關於“邪神之骨”的。
報告顯示,在第二次仙魔大戰時,通天門就已經是妥妥的“戰爭販子,”他們在戰爭中還推出了一款主打產品:“邪神。”
“邪神”自戰爭中孕育而生,可能與仙魔爭鋒,跟開了掛似的。
因為來歷太鬼魅,“邪神”引起兩大陣營的恐慌,第二次仙魔大戰後期,正邪交鋒便成了合力剿滅“邪神,”可謂是天下共討之!這便是令劉青邙等總盟高層聞之色變的“邪神之骨”的由來,可以說是戰爭後遺症,畢竟付出的代價太沉重了。
同時,報告上還有一份關於種子的記載。
種子存在於記載的時間,比“邪神”還要早的早,可追溯於第一次仙魔大戰。
那時的仙魔大戰,是真正的神仙多如狗、魔頭滿地走,通天門在其中不過是個“小組織,”算是小打小鬧。
以上,便是鄭飛躍蒐集到的關於通天門的資料,他將這些訊息按照時間線整理後,再加上丞相那“十六字真言,”產生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這個猜測不一定正確,卻也有可信度。
如果將通天門看做農夫,那麼這位農夫揣著一批“種子,”種子從哪來暫不可知,農夫的職責便是播種。
第一次仙魔大戰時期,這位農夫混跡在“田間”,小心翼翼地做著“品種改良”、“土地檢測”等工作。
因為大佬太多,必須要低調)“一戰”後,農夫信心大增,然後又經過十幾萬年的時間摸索,終於下定決心,打算“播種”了。
丞相的十六字真言表明,種子播下後,是需要鮮血澆灌的,而戰爭是獲取鮮血最快的途徑,於是通天門便挑起第二次仙魔大戰,在戰爭中“播下”種子。
種子長出了什麼果實呢?
答案是:“邪神!”
縱觀通天門的“奮鬥史,”種子是貫穿始終的話題熱點,而“邪神”的出現又太過鬼魅,人們很難不將兩者聯絡在一起。
於是,鄭飛躍大膽猜測,通天門就是利用種子來培養“邪神”的工廠,十數萬年的血雨腥風,終於讓他們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流水線作業方式。
很遺憾,奮鬥的過程很美好,結局卻不好,通天門妄圖與世界為敵,最終也遭到全天下的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