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是什麼人都能配得上這句話的。
這時候,林依表情嚴肅說道:“所以,央視作為你的職稱單位,我們要商量一下怎麼回覆華夏日報的新聞。”
“他們是紙媒,我們是影視媒體。”
“但是都代表著華夏,他們對《典藏華夏》和你的評價都這麼高,我們一定要得體地回應。”
真要說到國士這個名頭,很多人都不會當真,但是顧峰知道華夏日報的分量。
因此這兩個字現在從華夏日報說出來,分量只會更重。
他想了想,搖頭說道:“但是,臺長,立本國的文化團我不想見,因為我還要忙節目的事情。”
“而曹操這一期在我心目中很重要,我絕對不能讓節目有半點閃失。”
“而國士這個頭銜……”
顧峰思考了一下。
“這兩個字對於我來說,的確是過譽了。”
高正浩聽他這麼說卻搖頭說道:“但是華夏日報的新聞已經出來,我們還是要回復,而且還不能回覆得過於草率。”
“而且我們過於謙虛的話,其實也不適合央視的做法。”
林依也點了點頭:“沒錯,所以華夏日報的新聞發出來已經好幾個小時,我們還有回覆,就是等著你商量。”
顧峰陷入了沉默。
他知道不能不回覆,也不能向他說的那樣謙虛。
因為他代表的是央視,所以央視出面的回應,一定要顧及央視的面子,要擲地有聲。
國士不是顧峰自己評價自己的,是別人給予他的。
就好像亂世的曹操,沒人在乎他如何,卻要把擔子落在他身上的一樣。
就好像沒人會在乎登基的時候有幾歲,是不是有那個能力,卻要他扛起整個大秦一樣。
很多時候,不是你能選擇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別人選擇了你。
沉默的會議室裡面,兩個臺長注視著顧峰。
足足沉默了三分鐘,顧峰終於開口了:“臺長,我想這樣回覆國民日報。”
高正浩點頭:“你說。”
“回覆他們,只需要一句話就夠了。”
顧峰緩緩站了起來,他說道:“知伯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
在場的李導不清楚這句話的意思,立刻開啟手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