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看也不看,心念微微異動,煙嵐忽然流轉起來,把那利爪纏住,反手一拍,雞子大小的玄牝珠朝身後打去。只聽身後一聲厲嘯,那怪物被打得渾身筋骨寸斷,癱軟在地。
蘇文慢條斯理回身一看,地上一個似猴非猴的怪物,身上生著一身黃茸細毛,身長五六尺,兩只膀臂卻比那怪物身子還長。兩手如同鳥爪一般,又細又長。披著一頭金發。兩只綠光閃閃的圓眼,大如銅鈴。
這怪物名喚木魃,就在朱果樹旁邊的洞xue中,這木魃專食猩猩腦子,此番被玄牝珠一打,已經奄奄一息。
蘇文倒是知道這物,揚手發出一道碧光破開木魃的腦袋,從腦海中取出一塊發紅綠光彩、似玉非玉、似珠非珠透明的東西來。青芒卷著這物取到手中一看,這塊玉一般的東西,徑才一寸左右,光華耀眼,珍奇非常。此物正是木魃腦中孕生的奇物——青靈髓。
蘇文輕輕把玩青靈髓,此物乃是木魃數百年功力結成元丹,死後便在腦中化作青靈髓蘊育,此物能煉成法寶,倒是頗為難得。此番來此,倒是一舉雙得。
回身把朱果樹上的朱果盡數採摘,略微想了想,有施法在樹上佈下禁制,將朱果樹隱去。
正待離開,忽然想起原著中說木魃洞中還有兩個成精了的何首烏,正待去尋找,忽然想起此時那何首烏因還未被木魃抓住,此時應在山中。
既然不在,索性就不去費那個功夫了。蘇文將足一頓,駕起遁光徑自飛去。不過片刻便來到風洞山白陽崖花雨洞所在。
花雨洞為昔日白陽真人學道之所,其中靈跡甚多,乃人間七十二靈山洞府之一。內洞壁上,有白陽真人遺留的圖解熊經鳥伸,外具百物之形,內藏先後天無窮變化。這洞共分前、中、後三層,只前洞最為光明整潔,中洞深藏山腹,雖然高大宏深,已不如前洞明朗。
蘇文見上下壁內到處都是殘破之痕,料是前人發掘遺跡。走向洞壁盡頭,見有一塊高約兩丈、厚有三尺的石碑,碑上並無字跡。轉過碑後,才是後洞門戶,高只丈許。進門一看,洞內異常黑暗陰森。
蘇文慧目如電,將洞中景象瞧得歷歷分明,內洞中彷彿比前、中兩個洞還大得多,除當中一個石墩和零零落落豎著許多長短石柱外,並無甚出奇景物。再走向壁間一看,那圖解也隻影影綽綽,有些人物痕跡。
蘇文知道這是白發龍女崔五姑施展仙法將白陽圖解隱去的緣故,尋常人決計看不出此處還藏有一部上乘奠基的功法。
蘇文把目光轉向壁上圖影,起首是一連十二個人形的坐像,俱都趺坐朝前。頭一個兩手直向膝頭,一目垂簾內視,首微下垂。第二個頭略正些,態甚安閑。以下的十個坐像,俱都相同,看不出有甚不一樣處。到了第十三幅圖開始,便是熊經鳥伸,飛潛動靜,無一雷同。四壁三百六十四個影象,個個都有玄妙。
蘇文知道,這白陽圖解本身乃是一部無上奠基功夫,修習此功,最能築下渾厚根基,加上白陽圖解所修真氣最是中正平和,無論任何玄功都能相容,若是能有後續功夫,足以稱得上一部無上道典。
此時時間緊迫,蘇文把手一展,一片白布飛出,同時施展法力,運起無名道經上的法術暫時將禁法破去,將三百六十四幅白陽圖解盡數拓印。蘇文把手一招,白布上一幅幅熊經鳥伸的圖畫顯現白布之上。
蘇文正把白布收起,忽然東外飛來一個白發婦人。那婦人看到蘇文的一瞬間,便認出他來,“好孽障,敢來覬覦無上奇珍,看劍!”
崔五姑催動劍光,朝蘇文斬來。蘇文既然已經得到《白陽圖解》,正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
蘇文想也不想,直接祭出玄牝珠,一枚碧綠的珠子綻放層層綠光,朝崔五姑打去。
崔五姑祭出五嶽錦雲兜,要將蘇文的玄牝珠收去,蘇文可捨不得玄牝珠,若被崔五姑收去,想要再煉第二顆玄牝珠,不知要到猴年馬月去了。
看也不看,蘇文知道自己奈何不得崔五姑,直接抓起一把百毒碧磷針,朝崔五姑射去。同時把玄牝珠收了回來。
崔五姑催運錦雲兜,將碧磷針收去,蘇文卻趁著空隙,打出一連串碧火陰雷,劈頭蓋臉朝崔五姑打去。
五嶽錦雲兜只得將碧火陰雷兜住,蘇文卻趁此間隙,太乙五煙羅悄悄一運,斂去寶光,生生往劍光上一撞。崔五姑看綠袍竟然直接往劍光上撞去,竟然唬得她劍光緩了一緩,卻不想蘇文撞開劍光之後,看也不看駕起遁光飛遁而去。
這一連串事物,就在電光火石間發生,崔五姑卻來不及阻攔,被蘇文直接遁逃。
第四章 我們應該都有收集癖,不把東西搜羅到手感覺心裡癢癢的!
蘇文遁走之後,崔五姑也不去追趕,急忙朝壁上的《白陽圖解》看去,待看到圖解無損,方才放下心來。只是那《白陽圖解》已被那綠袍老怪盜去,日後恐是有一番波折了。
卻說蘇文奪路遁逃之後,遁光連續飛了數百裡,方才在一片山林中落下身形。雖然奪路奔逃有損顏面,不過他可是現代人,管他什麼顏面呢,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只要留得性命在,日後總能討回場子。
在樹林中觀望半天,見到沒人追來,蘇文方才放下心來。
想了想現在還有哪些秘籍可以取來為我所用。血神經是一個一個不錯的選擇,鄭隱的不全,去哪裡學呢?石神宮的血神老人好象已經轉劫了,就算去求人家,人家也未必肯教。
記得血神老人好像是從‘東海銀蟬礁’學到完整的《血神經》。可是傳聞中那銀蟬礁在東海之上不停的漂流移動,極難尋找。自己就算是花費上幾年的功夫去尋找也未必尋得到。
忽然,蘇文眼睛一亮,想到了一個地方還藏有一本秘笈。就是是那川貴交接處的一處荒山上的小廟,那川貴交界處所藏的秘笈無人看守,正好取得,那秘笈也算的上是玄門中上上乘的妙法。而且那裡還有一物對自己大有用處,所以他打算先去雲貴交界處尋找。
蘇文將足一頓,架起一道遁光望川貴交界之處飛去。未及半日,便行至那川貴交界。只見下面山嶺雄修,綿亙不斷,除了有時發現一些塗山裡的野苗外,往往數百裡不見人煙。
他也不知那藏書之地具體在何處,只是在書上知道就是藏在這裡。他怕趕過頭了路,只按下遁光,離地不過十幾丈,仔細觀望景色。
忽的一眼看到前面長嶺橫亙在前,甚是險峻。嶺上山木蔥蘢,茂盛繁密,不見一處人煙。蘇文落地一看,荒山寂寂了無人煙,兩頭都是峭壁,峭壁聳立直起,遙指天際。心中尋思著:‘也不知道是否就在這附近,且低低的地飛行尋找看看。’
低低地架起遁光,且行且找。轉眼間,翻過了山嶺,地勢卑濕,到處都是毒嵐惡瘴,彩霧蒸鬱,映日生輝。崖壁叢草之間,蟲蛇亂竄,見人昂首追噬,乃是個極險惡的所在。四外都是高崖峻壁圍著,又有藤莽封蔽,終年不見天日。
那藏匿天書的左近處還隱居了一位正道中的能手,此人也是知曉此處典籍的奧秘,只是因為門派淵源未曾動過心思而已。雖然此人不是看護此物的,但誰知會不會因為門派淵源之故橫加阻撓,更何況自己乃是有名的魔教祖師,在正道看來乃是絕不兩立之人。為了防止意外,蘇文特意將遁光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