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從香園出來,許碧長長地嘆了口氣。
“姑娘——”知雨看出她的心思,小聲道,“姨娘是不能跟著您嫁出去的,您在婆家好好的,姨娘以後的日子就好過了。”
她曉得姑娘的心思——親姨娘連面都沒見過,這些年就只有路姨娘,如何能不親近?且路姨娘在許家過得又不好,姑娘又是嫁去沈家沖喜,兩邊皆是憂心掛念,真是難上加難。然而畢竟沒有帶著姨娘出嫁的,如今姑娘替路姨娘爭到了翠廬獨居的待遇,又給路姨娘留了五百兩銀子,也算是安置得極妥當了。
許碧有些沒精打采地應了一句:“我知道。”
前世,她的父母是一對怨偶,好容易熬到她上了大學,人家就迫不及待地離婚,又各自組建新家庭去了。剩下她就成了個兩不靠,無論父親還是母親,對她都淡淡的。這麼一比,竟還不如路姨娘對許二姑娘關心疼愛呢。
雖說她是個“冒名頂替”的,但僅僅是受原身的記憶影響就對路姨娘生出親近之意,可見路姨娘的真心。可惜她才來就要嫁出去,竟然連多讓路姨娘關心幾天的機會都沒有……
知雨見她還是眉頭不展,不禁又道:“姑娘,奴婢多嘴說一句,姨娘這般安置已是最好的了,如今您得想想您自個兒的事啊……”
“是啊。”許碧不禁又嘆了口氣。雖說已經衡量過了利害關系,可沖喜難道又是什麼好事不成?最糟糕的,萬一她剛進了門,沈家大郎就死了呢?那她不是來沖喜的,分明是來報喪的。如果那樣,沈家人會對她怎麼樣?她真得替自己好好打算一下了。
流蘇知道的事情還真不少,據她所說,沈家的人員不算太多,但成分還是挺複雜的。
沈大將軍——她未來的公公,原配是自己的青梅竹馬,姓連,秀才之女。只可惜身子太弱,生下長子沈雲殊之後就過世了。於是兩年之後,繼室王氏就進了門。
那會沈文已經做了百戶,再娶自然就不是窮秀才的女兒了,這位沈夫人孃家還是先帝的王皇後——也就是當今太後的同族,當然只是旁枝,而且離得八丈遠,說起來也就是同姓而已,但總歸聽起來是挺能唬人的。
王氏進門之後,很快就生了一兒一女。兒子沈雲安,今年也有十六了;女兒沈雲嬌,則是跟許碧一般年紀。
另外,沈家還有個庶出的女兒沈雲婷,今年十五歲。她的生母捧香是原配夫人連氏身邊的丫鬟,在連氏過世而王氏尚未進門之前,一直替沈大將軍管著後宅。
這麼看來,沈家的人口跟許家差不多,可關系卻是要比許家複雜多了。
“難怪沈家這麼痛快就答應讓我嫁過去……”許碧不能不陰謀論一下了。如果沈雲殊的親娘還在世,恐怕是不肯讓許家拿個庶女來換嫡女的,畢竟沈雲殊是嫡長子,娶來的妻子是要掌家理事的,而庶女在這上頭可未必能行。就說許碧這畏畏縮縮的性子,她敢管事,能管事嗎?
“要是這麼看來,沈大少爺或許一時半時還不至於……”
“奴婢也是這麼想的。”知雨小聲說。
“哦?你說說看,為什麼?”許碧很有興趣地問。
沈家那可是千裡之外的陌生地方,她孤軍奮鬥可不行,能多一個幫手也是好的。知雨這小丫頭年紀雖然不大,可又勤快又聰明,比知晴不知強出多少去。最要緊的是,她對許二姑娘一片忠心,事事以她為先,這更是知晴根本比不了的。
所以許碧也很願意跟知雨多說說沈家,尤其知雨也要陪嫁過去,若能把她培養起來,無疑是一大助力。
知雨想了想,遲疑著道:“奴婢想,江浙到京城這麼遠,就算老爺答應了,姑娘也不能插上翅膀飛過去。這前前後後的,總要花個十幾天,若是沈少爺真的……如何等得了呢?”
“說得對。”許碧笑眯眯地道,“還有嗎?”
知雨小心翼翼地看了許碧一眼:“奴婢本來只想到這個的……”還是在姑娘上吊之後才想到的,若是早點兒想到,告訴了姑娘,說不準姑娘就不會自盡,也不必受這一番苦了——看姑娘脖子上那道瘀痕到現在都還沒消,本來就瘦弱,如今這臉更是隻有巴掌大了。去江浙的路可不近,也不知姑娘的身子受不受得了。
“接著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