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突然就明白了一些事情,媽媽或許那時候不能跟爸爸把關係捅破吧,所以,她回老家偷偷摸摸的生下了我,隨後,她如願以償的跟爸爸結了婚,只是她所炙愛的工作就這麼放棄難免心有不甘……
這麼一想,她得產後抑鬱也絕對正常,倒是想起了一句話,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變態。
在跟爸爸生活的日積月累中,她敏感,多疑,直至為了保住自己的美麗去吃食胎兒,很自然的,她就變態了,一切,貌似都合情合理了……
這像是媽媽一個人的選擇題,又像是所有女人或許都會面對到的選擇題,是事業,還是家庭?
生活中不乏經營成功的例子,但是媽媽,絕對是失敗中的典型,事業沒了,家庭也支離破碎,而我,雖然童年傻乎乎的跟在太姥他們身邊很幸福,我也很慶幸,但這的確無法泯滅一個事實,一個我是留守兒童的事實。
上車後媽媽回頭看了我一眼,見我神色有些抑鬱就故意牽著嘴角貌似輕鬆的轉移話題,“葆四,你知道嗎,還好是十四天,不然,時間太久,我怕我這面板就……”
“我懂!”
我努力的回覆情緒示意她不用說的太明白,有司機外人在呢,這本身就往殯儀館去,在說些有的沒的給人司機嚇到了呢,其實,我之所以沒編八說什麼三年五載的,就是考慮到她這面板沒法等。
假期是有數的,我不能拖到自己開學再給她解決,所以時間最後才控制在半個月,我覺得差不多能夠,舅老爺,怎麼都算是我強有力的後盾。
先等等秦森吧,他要是實在幫不上我或者是不想幫忙我就回趟老家,是面見黑媽媽請仙兒還是怎麼著再作打算,就像是我姥姥以前常說的,一大活人還能讓尿給憋死了?
笑話。
……
“姐姐,這個字念什麼。”
在家悶了三天,腦子眼睛心是一刻都沒閒著,腦子是想媽媽的毀身術,雖然她一直習慣管那個叫美人身,眼睛是看書看日記,而心呢,則是記掛著秦森,想著這大神什麼時候能忙完給我來個電話,我是真急啊。
結果秦森的電話沒接到,我倒是接到了朝陽姐的電話,很小的事兒,就是福利院裡一個她從大學時就很關心的男孩子小南在好心人的捐助下終於把手術做了,她得到小南出院的訊息後一直想來看看,但現在工作忙,她暫時抽不開身,所以這光榮而又艱鉅的任務就交給我了。
我隨口打聽了一下是做的什麼手術,結果一聽是唇顎裂當時就跟打了雞血一樣的積極,我說這個你不告訴我我都得去看,我弟弟就是有這個毛病的!
朝陽姐還笑,說不告訴你你上哪能知道,謝了我半天,說小南喜歡吃巧克力的蛋糕,讓我給他多買兩塊,水果什麼的要多買一些,孩子多,總不能小南吃著大家看著,她回頭要給我錢。
我特別大方的拍著胸脯表示不用跟我客氣,這點錢不算什麼的,說真的,我或多說少都覺得自己是對朝陽姐有些虧欠的,哪能跟她見外!
結果呢,我先去蛋糕店,又去水果店,這一趟下來,小几百沒了,算是徹底的窮了,還是沒忍住心痛了一陣,好在,一到福利院看見小南,心就軟乎了,他跟小六一樣,都算是手術較晚的孩子,正常這樣的孩子最佳的手術時間都是出生後不久,最好是記事之前。
有條件的還要陸續的修補,例如說解決沒有唇珠的問題啊,人中的問題啊,還有鼻樑太過塌陷的問題,先天破相的,看了,就讓人心疼的。
我從日記本上移開眼,直接看向小南指著的字,“休,休息的休,這是會意字,你把它拆開來看,這邊是單人旁,那邊是個木頭的木,是不是像一個人在依靠著木頭休息……”
小南看著我笑,眼神純淨無暇,憨厚靦腆,“嗯。”
我一看見他這樣笑就會想起小六小時候老被我戲弄的模樣,生氣就哭,哄哄就好,現在想想,小六與那明月,一個伴我一個伴我二舅,都是老天爺給我薛家最好的禮物,“姐姐,你看的是什麼啊。”
“日記啊。”
“你的嗎。”
“不是我的,是我一個同學給我看的。”
小南皺眉,“可是,日記不是不能讓別人看嗎。”
我輕輕的笑,“她是想透過日記告訴姐姐什麼,跟別的日記不一樣的。”
小南似懂非懂,但也不在多問,繼續看向自己攤在膝蓋上的故事書,屋子裡很安靜,他因為剛出院不久,現在還住在老師的休息室方便照顧,所以就我們倆,倒也沒有別的孩子打擾。
我翻著日記紙張,心裡卻默默的嘆氣,當然,這日記不是別人的,它原本的主人,就是佟倩倩。
三天前的那個下午。
我跟我媽一起去了殯儀館佟倩倩的所屬靈堂,在那裡,我看見了躺在了棺材裡的佟倩倩,那是個像冰櫃一樣的棺材,上面,是個透明的玻璃罩子,本來,是不能隨便開啟看的,但是我媽是內部員工的關係,算是以權謀私開啟讓我看了一眼,她脖子縫的很好,抹得粉底還打的蠟,雖有肉線突出銜接的痕跡,但絕對不嚇人。
媽媽小聲的跟我說,佟倩倩的家長給她帶來了一條水藍色的連衣裙,說那是佟倩倩最喜歡的,要讓佟倩倩穿那個走,但是她沒同意,“哪能讓人穿裙子呢,那不得冷啊,後來就去買了一身棉襖穿外面了。”
我點頭表示理解,稍微明白點的人的都知道,人走了不管最後的結果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但在陰間報道的路上都是要穿棉衣的,為什麼,因為陰間冷啊。
所以,壽衣都是棉布裡襯,還有夾襖外裹,絕對跟陽間人不一樣,不能說冬天走的人就給穿棉襖,夏天走的人就給穿半袖,沒那麼幹的,下面可沒有四季,是一直很冷,很陰的。
不管這個人活著,是有多麼的喜歡一件衣服,如果他走了,只要有人給張羅後事,那都要穿棉布的內衣,夾襖的外衣,以前人還喜歡弄個斗篷,都是怕路上冷的,至於別的喜歡的,可以在燒期的時候送去,頭七送,二七送,分開一點點的燒。
剛走的一次不能送太多,為啥,因為人剛到下面,你像是好心好意的送下去一堆衣服錢人家能拎的動拿的了麼!
所以,講究的老人會說,先燒個紙紮的櫃子下去,這樣,衣服錢啥的才有地放,至於樓房,車,現在的講究是少了,有的人前腳剛走後頭家屬就會給燒這些,恨不得能用紙紮出來的都趕緊給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