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軍的路上,諸葛亮始終高興不起來。
劉備問:“先生,何以悶悶不樂?高順不是已經上當了嗎?”
“主公真以為,高順上當了?”
“難道不是嗎?”
諸葛亮嘆道:“也許吧,但我要提醒主公,還是小心回軍的好,也許高順會設下許多的埋伏。”
劉備道:“這我知道,我會先派一支先鋒軍,在前面探路,等發現敵軍主力,再用火炮攻之。我相信九個炮團的火力,足以摧毀一切。”
諸葛亮可沒劉備這麼想不開。他看的非常清楚,高順此來,可不像是上當,也不是來決戰的,而是想依靠地勢,節節阻擊,或者設伏。這是典型的圍點打援,想在攻克陽城之前,大量的削弱他們的兵力。
“我現在非常擔心翼德,他遇事容易衝動,如果知道陽城危急,定會不顧一切的回援,這很有可能會中了敵軍的圈套。”
諸葛亮說道。
劉備一聽,也慌了神:“那怎麼辦?”
他現在就這麼兩個將領了,要是再折了,那徹底沒希望了。
諸葛亮道:“所以,我們要儘快消滅高順!只有這樣,才能回救陽城,從而改變整個戰局!”
“嗯,先生所言甚是。”
對即將到來的戰鬥,劉備是信心十足。
諸葛亮雖然沒多少信心,但也下定了決心,不管戰鬥多麼艱難,也必須要消滅高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此時,他不免得後悔,要不是他獻出的這道計謀,也不至於讓大軍陷入如此之境地。
“先生不用自責,誰能想到徐庶孤注一擲,不顧一切的攻打陽城呢。”劉備似看穿了諸葛亮的心思,平靜的說道。
“謝主公。”
諸葛亮拱了拱手。他道:“主公放心,我一定會滅了高順!”
.......................
兩日後。
高句麗又陷入了戰火,各地展開了戰鬥。
首先是陽城外,徐庶親率大軍,已連續攻打兩日,本來以他手上的兵力,隨時都能攻打下陽城,但為了引誘到劉備、張飛回援,給周倉、高順製造殲滅敵人的機會,他下令攻打陽城時,有所保留,必須得攻而不下。
而在南方,高順也到了指定的地點,在一處比較高、又隱蔽的地方,建起了指揮所。他麾下的兩個師的軍隊,全都派了出去,在敵人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
說到埋伏,高順可謂是煞費苦心,他帶著偵察兵,親自到了很多地方,甚至每一條路,凡是適合打伏擊的地方,還有能躲避火炮的地方,都安排去了人,將整個作戰區域,變成了鐵網一樣的堡壘。
“劉備大軍,到什麼地方了?”高順巡防回來,隨意的問道。
指揮所內,兩個師長正看著沙盤。
37師的師長說道:“已經到斷橋了,再往前二十里,就能與我軍的362團碰上。但是斷橋被我軍炸燬,他們應該會在明日正午才能到。”
38師的師長道:“如果因為斷橋,他們的步兵急速行軍,將炮兵甩在了後面,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