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將軍想想,如果劉備、諸葛亮沒有在山上,那他們會在哪呢?根據我們細作提供的訊息,除了鬼崖駐守的軍隊以外,他們手上應該還有兩萬兵馬。”
高順想了想,想不明白,他道:“不管劉備、諸葛亮有什麼陰謀,他們手上就兩萬人,能成什麼事?咱們先攻下鬼崖,再擴大範圍搜尋。”
徐庶道:“我本來也是這麼想的,但到了鬼崖一看,我覺得可以先圍住這裡,靜觀其變。他們山上有十幾萬的大軍,所帶給養不多,就算可以在山中尋食,也不足以供養大軍。等他們糧草斷絕,就只有出山投降一條路。不戰而屈人之兵,豈不更好?”
高順苦笑著道:“好吧,看來我那兩個師的敢死隊,是用不上了。軍師此計大善。”
此時,在某一座山上,劉備、諸葛亮正焦急的商量戰事。
為什麼說‘焦急’兩個字呢,因為現在的戰局,跟他們預想的有點出入。
本來想著,可以突然出手,將徐庶軍一網打盡,但現在有一個旅、及七個炮團駐守在王城,這支兵馬戰鬥力極強,若是不消滅,會給今後帶來麻煩。而如果去突襲王城,且不說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了,也會打草驚蛇,無法再用突襲的計策,消滅鬼崖山下的江北野戰軍。
總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到底是突襲王城?還是突襲鬼崖?
“先生,如果再不做決斷,恐怕錯失良機啊。”劉備神色凝重的道。
諸葛亮看著地圖,說道:“屬下知道。所以屬下正在想辦法,將王城之間,調去鬼崖。”
“能有辦法?”
諸葛亮搖著頭道:“不知道。我機關算盡,終是沒有想到,徐庶會因為鬼崖不宜展開大炮,便將大炮全部放在王城。”
帳中還有關羽、張飛、張翼、簡雍。
簡雍道:“調走王城之軍,是非常困難的,倒不如派兵去偷襲。”
諸葛亮道:“那樣會打草驚蛇,不利於我們消滅徐庶軍主力。”
簡雍道:“我說的意思是,兩邊一起下手。既突襲王城,也突襲鬼崖山。”
劉備翻了個白眼,說道:“我們一共就兩個師的裝備,如何能同時下手?”
“同時下手,把握不大,我不建議這樣做。”諸葛亮道:“如果無法調出王城之軍,應該派人將王城圍住,封鎖訊息,在我們集中兵力突襲王城之後,再去突襲徐庶軍主力。這期間,不能放敵人的一兵一卒出城,更不能讓城中的大炮發出聲響,否則遠在二十里外的徐庶,定會知曉。”
關羽道:“為什麼不先攻打徐庶軍主力?我覺得那才是我們最大的威脅。”
“先攻打江北野戰軍,不是不行,而是動靜鬧的太大,就沒辦法攻取王城了,若是在消滅徐庶軍主力時,又遭到王城之後合圍,那我們的處境是非常危險的。再說,我攻打王城的目的,並非只是為了消滅王城之軍,而是向看看,有沒有辦法繳獲他們的大炮,如果我們掌握了七個團的大炮,那這一仗就沒有懸念了。”
諸葛亮輕笑著。
當然,這一切都是他的設想,戰鬥沒開始前,誰也無法預料到結局。
“原來如此。”
眾人終於明白,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堅持要先攻打王城。
緊接著,諸葛亮想了很久,終是無法做到將王城之軍調出王城與徐庶軍會合。換句話說,他只能先攻打王城,然後再去單挑徐庶。
“主公,下定決心吧,先攻打王城!”諸葛亮拱手道。
“好,既然先生已經決定,那就按先生說的做。”
“謝主公。”
當晚,兩更時分。
諸葛亮調集了兩個師的兵力,前往王城,西城門外。
兩個整編師,就是六個旅,有足足兩萬人。當初晉國建立第一軍時,憑著一個團的兵力,都能消滅好幾千的曹軍。如今這二十個團,實力該有多強勁。
“我們的兩個炮團,進城否?”劉備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