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臉色也是非常的難看。他其實是不想這樣說的,但迫於時勢,如果他出言幫助洪燦,替洪燦求情的話,那明擺著是包庇,要落人口實。
而不幫洪燦的結果,就是現在這樣,誰也不吭聲了。
洪南道:“我們都要相信檢察院,如果魯王真的沒有犯法,那誰也不能定他的罪。”
“諸位想想,青州之地,突然出現五六家制炮坊,一家鍊鋼廠,還有兩個師的先進裝備。而魯王作為青州的王,難道不應該對此做出個解釋嗎?哪怕他位高權重,也高不過律法吧?”
這番話下來,朝臣們更沒有理由反對了,都唯唯諾諾。
“陛下,魯王的事,其實並不重要,臣相信總有一天會查清的。”賈詡出列。
“哦,那什麼事重要呢?”洪南問道。
賈詡道:“北疆戰事、以及我們快要發起的消滅孫權的戰爭...。”
“賈大人。我們和孫權,是簽有和平協議的,你在這時候說消滅孫權,有些不妥吧?”文賢閣中,一位參議文官提道。
賈詡話北打斷,有些不喜,反駁道:“怎麼不妥了?這是我晉國必經之路,總有一天,會消滅孫權,一統天下。我相信孫權自己也明白,雖然簽訂了和平協議,但這協議說真是真,說假也假。”
“不僅僅是我們時刻準備著攻伐江東,孫權也在積極準備著抵禦我軍。”
“剛才這位大人,如果你能勸孫權放下武器,停止製造火炮,那我賈詡再不提起討伐江東之事。”
要論耍嘴皮子,誰又是賈詡的對手,三言兩語就把他打發了。
洪南笑了笑,道:“好,文和先生說得對。繼續吧。”
“是。”
賈詡道:“對北境之戰爭,有高順協助,徐庶掛帥,投入兵力十餘萬,臣沒有什麼擔心的,關、張之流,終會北消滅。臣要說的是消滅孫權的戰爭。這對我晉國而言,是重中之重啊,孫權眼看著一天天強大,新軍的數量,也隨著時間往後推移,越來越多,如果再不過江作戰,怕不利於我軍。”
李儒小聲道:“文和,你是不是太著急了?”
“什麼?”
“我說你太著急了。和平協議簽訂還不到一年,你就要毀約嗎?你覺得合適?”
“這得看怎麼說了。可以讓孫權先毀約嘛...厄,軍事上的事你還是少插嘴,籌集好糧草就是。”
李儒翻了個白眼。
洪南道:“文和啊,你就是閒不住,消滅孫權急什麼?不是說好了等明年再開戰嗎?再則,自上一次戰爭之後,各軍傷亡慘重,雖然都補充兵力了,但戰鬥力有所下降,需要時間磨合。”
“對消滅孫權的戰爭,還是放在明年六月之後吧。”
“行了,今天就說到這,散朝了。”
果然,洪南並沒有答應。
李儒暗自發笑。
賈詡道:“你笑什麼,這早在我意料當中。我只是給陛下一個醒,讓他認得,還有個敵人在江東而已。等我下次再提起時,他肯定答應。”
李儒道:“那我倒要拭目以待了。”
...........................
青州之事,一來二去,也沒個結果。
將洪燦關了十五天,最後還是放了。由賈世林親自指揮的這場抓捕審訊洪燦的行動,以失敗而告終。
洪燦離開檢察院後,帶上五十個隨從,緊急趕往長安。
經過十幾日的趕路,來到長安城下。
他站在城外看了很久,翻身下馬,徒步進城....從南門一直往西,用了四個時辰的時間,才走到皇宮的大門口。
“二弟,別硬撐著了,還是上馬吧。”洪戰一直在後面跟著,實在不忍看到洪燦受苦。
“大哥,你不用管我,這是我該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