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布,瀛洲怎麼樣了?”大堂中,文臣武將聚集在一起,孫權問道。
張昭拖著年邁的身子,走出佇列,回道:“稟主公,據魯肅傳回來的訊息,瀛洲經過幾個月來的整頓,已初具規模,各部落首領,紛紛投靠,主動接受我們的改制。”
孫權道:“我問的不是地方治理,而是軍事。鍊鋼廠、制炮坊,造出了多少火炮,我們的新軍有沒有形成戰鬥力。”
張昭道:“主公請放心。早在兩個月前,陸遜大都督,就組建了一個團的兵力,正在抓緊訓練。”
孫權道:“我問的是這兩個月,有沒有再組建新軍。就那一個團,能頂什麼用?步槍還沒強弩射擊的遠,火炮也沒個準頭,這像是能抗衡晉軍的樣子嗎?”
“據我所指,晉國的步槍,能射擊一千五百步,大炮一千步。與晉國相比,我們的新軍,是不是差的也太多了?”
說起這事,張昭也十分的無奈。
經瀛洲鍊鋼廠、制炮坊研究,似乎步槍只能射擊八百步,而火炮呢,最多六百步。這與晉軍比起來,實在差的遠。
可該想的辦法都想了,就是沒法改善。
“主公,陸遜與魯肅,正在加強這方面的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很大提高。”
“將來?”
孫權冷笑道:“哪還有將來?”
“晉國兩路大軍,約五十萬上下,正兵分兩路,進攻南陽、壽春。就曹操的實力而言,能堅持半年嗎?半年內,如果我們的軍力,還不能與晉國抗衡,便要步曹操的後塵。”
這話表明了孫權對曹操與洪南此戰的看法。這一仗,曹操是無論如何也逃不過了。
周瑜說道:“晉國的兵馬,在一個月內,就會向曹操發起進攻,我猜曹操定會向主公求援,不知主公有無援曹的意向?”
“援曹不如守江!”孫權道。
周瑜道:“主公的意思是,做觀洪曹之戰,對沿江防線加緊佈防?”
孫權道:“沒錯。雖說唇亡齒寒,曹操兵敗後,洪南緊接著就會攻打我們江東。但晉國的實力擺在那,洪南有八個新軍,這一次東征,又派遣了五十萬精銳。就算我們自不量力,援助曹操十萬兵馬,也無濟於事,曹操終究會被洪南吞併,咱們始終會獨自面對晉國。與其將希望寄託在曹操身上,不如趁機壯大自己的實力。”
“我已經同軍中將領都商量過了。即日起,徵召二十萬民夫,於沿江一帶,構築三道防線,挖掘壕溝,修建炮樓。不管敵人有多少兵馬來,咱們都得禦敵於國門之外。”
張昭道:“可臣擔心,無法在敵人打來之前,構築好千里江防。這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啊。”
“是啊,要在千里長江範圍內,構築好三道防線,是要付出代價的,而且這個代價無可估量。”周瑜也不由得擔心。
朝臣們,都議論紛紛起來。
孫權道:“就算再難,也要去做。”
“恭謹,此事我交給你。有任何需要,找子布相助。”
周瑜作為江東的大都督,掌管一切軍事,其中也應包括構築江防。雖然很難,但周瑜並沒有打算推脫。
(本章完)
喜歡帶著外掛闖三國請大家收藏:()帶著外掛闖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