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件事情,徐庶並沒有上報,訊息傳到他那裡,就到頭了。
他是在想,等消滅了敵軍以後,再一起向長安報捷。
........................
荊州,襄陽。
曹操的人,一直關注著幷州方向的情況,荀攸、許攸出現後,他在第一時間就知道了。
聽聞吃了敗仗,曹操慘然失笑:“真是難以想象,曾統帥千軍萬馬的許攸、荀攸,今日卻連一座小小的縣城都攻佔不了。可悲可嘆啊。”
“丞相不用擔心,他們會沒事的。”
“我在擔心嗎?我是在宣洩對他們的不滿,連座小小的縣城都攻不下,進城了還被攆出來,哪有一點我軍精銳的影子?”
堂上,荀彧、程昱相互看了眼,皆嘆了口氣。
許褚拱手道:“丞相,不可不救啊。”
曹操重重的嘆了口氣,坐下。沉默了會,他說道:“許褚。你趕緊從軍中挑選兩三千人的精銳,扮成百姓,分批次前往幷州,聽候許攸、荀攸、曹仁的調遣。”
“哦對了,把我們繳獲的新式武器,也給他們帶去一點。反正留在這裡也沒用。”
“是。末將這就去辦。”
“等等。”
曹操看向程昱,說道:“你寫一封信,告訴荀攸、許攸、曹仁,我將這兩三千人交給他們,不是讓他們與敵人作戰。而是想辦法返回荊州。且不可莽撞行事,丟了性命。”
“遵命。”
程昱寫下一封信,交給許褚。
“末將告退。”
“嗯,去吧。”
荀彧說道:“其實,丞相沒有必要給那封信。”
“為什麼?”
“因為以屬下愚見,他們是不會回來的。”
曹操皺了皺眉,說道:“何以見得?你難道得到了什麼訊息?”
荀彧道:“屬下並沒有得到任何訊息,只是猜測許攸、荀攸的心思。他們在北方吃了大敗仗,剛出山,又吃了個敗仗,若不挽回面子,他們豈會甘心?”
“再則說,從幷州到荊州,要橫穿三個大州、外加一條長江。誰能有把握在此期間,不被晉國所消滅?與其在路上被敵人纏住,倒不如留在幷州,藉助太行山的地勢,與徐庶糾纏,至少能牽制著徐庶的一些兵馬。”
曹操道:“這個想法,我記得你以前說過。但當時我就回復你了。晉軍是沒有那麼好對付的,想憑藉著區區幾千人,就纏住徐庶,你覺得可能嗎?”
“事在人為,我相信許攸、荀攸。有太行山作為屏障,一定能把幷州攪亂。”
“此事往後再議吧。”
曹操顯然不感興趣。
也許是對晉國有了恐懼的心理,連這小小的一步棋,都深思熟慮,畏首畏尾。
“是。”荀彧嘆了口氣,拱手告退。
.......................
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