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賈詡將全部的聖旨唸完後,卻是出現了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呢?
就是關於劉備、諸葛亮、張飛、趙雲、黃忠等人的問題,這些人都不是晉國的官員,也沒有答應要為晉國效力,洪南卻直接給封賞了官職。
雖然給出的待遇很好,但人家願不願意呢?
“陛下,給玄德、孔明等人的封賞,似有不妥。”李儒第一個站了出來。
“咳咳...。”
洪南假意咳嗽了兩聲,站起身道:“此事容後再議吧,退朝了。”
“是。”
其實這就是洪南向劉備、諸葛亮等人表明自己的態度,如果歸順,將會得到什麼樣的待遇?也好讓他們心裡有數,讓李儒跟劉備談判時,有多餘的籌碼。
散朝後,洪南將李儒叫到了御書房。
李儒憋著一股勁,勸道:“陛下,絕不能讓劉、關、張擔任要職啊,這太冒險了。他們的人幾乎掌控了所有的騎兵,這還了得?”
“文優不必擔心,我心中有數。”
李儒急道:“陛下不可啊,這劉備是狼子野心,他是不會因為陛下對他有厚恩,就心慈手軟,一但讓他抓住機會,他就會反咬一口。”
“就算讓他反咬一口,又能如何?文優啊,你還是沒明白我的意思。”
李儒愣了下神,疑惑的問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洪南坐下,問道:“你想想,劉備一個賣草鞋的,他憑什麼得到諸葛亮、關、張、趙、黃諸多頂級文臣武將的支援?這些人,怎麼就心甘情願的投靠他呢?”
李儒道:“他不是自稱大漢皇叔嗎,整天喊著匡扶大漢。”
“沒錯,就是這個原因!”
洪南笑了笑,道:“他就仗著自己是漢室正統,打著匡扶漢室的旗幟,才聚集了這麼多的人。其實他到底是不是皇室後裔,只有他自己知道。”
李儒道:“就算是漢皇后裔,又怎麼樣?自靈帝后,皇子遍地都是,早就不稀奇了。”
洪南道:“所以啊,想要收服關、張、趙、諸葛亮等,首先就要把劉備搞臭。他不是自負仁義嗎。我們在他最危難的時候,收留過他,給他城池、糧餉,還幫他擋住了曹軍,可以說是救命之恩啊。”
“而後曹軍西征,攻克了洛陽,又是我率兵前去營救,才保得他一條小命。現在我給他高官厚祿,又如此禮遇,如果他還想要反,你覺得趙雲、黃忠會理睬他嗎?”
“還有關羽、張飛,雖說是他的結拜義弟,但兩人最講究義氣,我們救了他,他不可能做出恩將仇報的事。”
“至於諸葛亮...諸葛亮就不必說了,他沒有軍職,對我們無害。”
“再進一步說,如果劉備不顧自己的名聲,逼迫關、張、趙、黃造反,關、張、趙、黃即使聽從了,也會對劉備不滿,會覺得真正根錯了人。你覺得,他們還會繼續跟隨劉備嗎?”
“這個...。”李儒道:“臣倒是沒想那麼多。”
洪南道:“還有呢。即使他們有了兵權,也不是想造反就造反的,得要有那個機會啊。你覺得我會給他們這個機會嗎?”
“只要他們答應接受官職。我就會將關羽、張飛的兵馬,全部調去北方,交由徐庶統帥。而趙雲、黃忠呢,跟隨我有一段時間了,我比較瞭解他們,他們是不會跟我做對的,所以,可以完全信任,把他們留在長安。”
“這長此以往,劉備與他的兩個結義兄弟見不著面,交情也就淡了。趙雲、黃忠很快立功,職位比劉備還高...劉備就算臉皮再厚,他也不好再麻煩趙、黃。”
“最重要的是,趙雲、黃忠不會跟著他造反,而關羽、張飛又在北邊,劉備就算想造反,他也使不上勁。”
..............
囉哩囉唆的講了一大堆,總算把事情敘述清楚了。
李儒仔細一想,覺得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