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道:“經過這兩年的大戰後,曹操、袁譚、孫權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從前。就算陛下不攻取徐州。她們也只剩徐、揚、荊、交四州,其國力、民力,都不及我晉國。等我們休養生息數年,再興大軍討伐,必定一統天下,無可阻擋。”
洪南不由高看了高順幾眼。
高順的話,說的也不無道理,即使現在不出兵,天下也遲早是晉國的。
洪南道:“可徐州阻礙我青、兗兩州的生命通道,如果不攻取,我們的糧草、物資,每年的政令下達等,都要從長江上送去,這豈不是費事嗎?”
“再則說,徐州四通八達,是屯兵、出兵的好地方,我絕不輕易的放棄。”
“即使這一戰,會讓晉國付出一些代價,也是值得的。攻下徐州,就等於滅了袁譚,也打通了我們青州與兗州的生命通道。更重要的是,曹操失去了一個盟友,以後再與他作戰,就簡單的多了。”
“所以,徐州之戰,必打!”
高順笑著道:“既然陛下已經決定了,那就打唄。我第二軍,願為先鋒。”
洪南道:“你想當先鋒,怕洪戰和裴延不服啊。我看還是一起去吧。”
“是。”
洪南道:“傳令各軍,在濟南會師,各級將領於明日一早,在此處議事,我們要商量個萬全之策,為攻打徐州,做好準備。”
當晚,史阿送來情報。
“陛下,這是徐州各郡的兵力。”史阿拿著奏摺,遞給洪南。
洪南拿起來一看,皺眉道:“怎麼突然多了這麼多的敵兵?不是隻四十萬嗎?”
史阿道:“陛下有所不知,自袁譚退居徐州後,就下達了徵兵的命令,徐州各郡縣,凡是家裡有青壯的男子,都強行應徵。短短一個月間,徐州又增多了四十萬新兵。”
洪南冷哼道:“兵不在多而在精。袁譚是因為害怕,才招募這些人,實際他心裡比誰都清楚,連精銳部隊都戰不過我,何況是強行應徵入伍的新兵?”
“這樣的敵人,再多我也不懼。”
史阿道:“據我們的人稟報,袁譚強行徵召的這些士兵,很多都不願意參與戰爭,只是礙於官府淫威,不得已從軍。”
“你的意思是...?”
史阿道:“臣的意思是,也許陛下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嗯。”
洪南道:“你安插一些錦衣衛,混入到他們的軍隊中,放手去做。如果能策反敵軍更好,策反不了也不要緊,就當安插一個眼線。替我們打探袁譚新軍的近況。”
“是。”
次日。
當太陽昇起時,所有的將領,都來到中軍營帳。
洪南坐下,開門見山的道:“今日將大家找來,是為了商量出一個進攻徐州、剿滅袁譚的計劃。諸位有什麼好的建議,都儘可暢所欲言。”
陳宮道:“陛下真打算再攻徐州嗎?”
洪南道:“當然。我已經下定決心,不管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也要攻下徐州。”
對眾將領們來說,這是一件好事。只有戰爭,才能讓他們有機會立功。
洪戰笑著道:“太好了,這回袁譚那小子,擦翅難逃。”
高順道:“陛下,末將建議,只留下一個師駐守青州,剩下的八個師,全部投入徐州戰場。”
洪南點頭道:“嗯,準了。青州既已平定,又沒有敵人來襲,就沒有必要留下太多的兵馬駐守,一個師的新軍,足以震攝青州各地氏族。高將軍,你覺得應該留下哪個師較好?”
“這個...。”高順愣住了,不知該如何回答。
這種問題,不管怎麼回答,都得得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