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辦法啊?”
張繡道:“鄴城之戰時,韓嶽不是用火油守城嗎,咱們也可以啊。”
曹性道:“又是這招。唉...。”
“這種老招數,能管用嗎?別忘了城外就是護城河,火勢無法向前蔓延吧?”
張繡笑著道:“招數是老了點,但只要能管用,還管那麼多做什麼。你這就發出通告,蒐集城內所有的火油,我就不信了,有護城河,就燒不著他們,我要把整個護城河,都變成火窟。”
次日,攻城繼續。
張繡將壺關城裡的火油,全都集中了起來,倒入城下,加上一些木材,敵人的死屍,引燃沖天大火。
不過,正如副將們所預料的那般,由於護城河太寬太大,致使火勢無法壯大,才短短一個多時辰,大火便自動熄滅了。
但沒有關係,至少擋住了敵人一個多小時。
大火熄滅後,張繡又繼續倒入火油...
如此反覆,一天下來,才傷亡不到一千,這比昨日好很多了。
到了第三天,壺關城還未被攻克。
荀攸、許攸聚在一起商量。
“這樣下去可不行啊,眼看著賈詡大軍就要到了。”
許攸道:“我派出的斥候兵回報,賈詡的二十八萬軍,已經到百里開外了,明日正午,即可趕到壺關。咱們還不撤,就很有可能撤不出去了。”
夏侯尚道:“就這樣撤走,也太丟面了吧?”
“現在不是計較面子問題的時候。我們得為三十萬軍負責。”
荀攸道:“我仔細研究了下地圖,擺在我們面前的,有三條路;第一,是在明日正午之前,擊敗正面之地,入駐壺關;第二,全軍北上,進入幽州,打亂敵人的部署,或者攻克雁門關;第三,全軍南撤,入長江、回荊州。”
“你們想想,是選哪條?”
三條路,似乎哪一條都不容易。尤其是第一條,要在明日正午前擊敗正面之地,簡直是不可能的事。
至於剩下的兩條,倒是可以考慮。
許攸咬了咬牙,道:“我支援第二條,一不做二不休,趕往幽州,與徐庶決一死戰!或者...正如公達所說的,從雁門關進入幷州。”
其餘將領相互望了望,議論起來。
“雁門關好像沒有多少駐軍...。”
“是啊,而且徐庶軍隊也不多,剛與異族人血戰,現在還沒恢復實力吧。”
“北上之策,好像可行。”
“我同意。”
...........
議論了一會,最終得出結論,所有人都同意,全軍立刻北上。
但這樣一來,也涉及到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糧草!自兗州被晉軍奪取後,就沒辦法從後方運送糧草了,將意味著北方几十萬大軍的糧草,要軍隊自己想辦法。
“這倒不難,一路搶過去不就行了。欲成就大事,何必在乎這些許細節?”許攸道。
當晚,三十萬曹軍,捨棄了壺關,朝幽州方向急行軍。
他們速度非常快,一晚上的功夫,就前進了百里,等第二天張繡反應過來時,荀攸、許攸的大軍,已經跑的沒影了。
(本章完)
喜歡帶著外掛闖三國請大家收藏:()帶著外掛闖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